就是要有足夠的人口,要有足夠的糧食,要有足夠強大的軍隊保護涼州不被外敵入侵。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屯田。
通過屯田聚攏人口,讓人們安穩下來,繁衍生息,增加人口數量,然後才能有更多的人站出來保衛涼州。
這是一個長遠的計劃,需要持續的投入,但隻要這個計劃能夠成功,將來得到的回報,絕對超乎想象。
蕭尋輔佐曹操,並不單單隻是幫助曹操一統天下,更是要讓漢人江山永固,不會出現五胡亂華那樣的悲劇,所以他必須要考慮得長遠一些。
在打掃戰場的時候,一名士兵來到蕭尋身邊,送上了一封戰報。
戰報的內容,自然是曹操攻取漢中的結果。
蕭尋打開戰報,看到馬超殺死張魯,強占南鄭的時候,忍不住發出一聲歎息。
這就是他最不想看到的結果啊。
當初曹操堅持要追著馬超,攻打漢中的時候,蕭尋就提醒過曹操,讓他不要這麼著急,不要把馬超逼得太急,也不要給張魯太大的壓力,給他們一些時間。
但是曹操不聽,認為馬超已經沒有威脅了,他趁勢追擊,一定能一舉拿下漢中,再次擊潰馬超。
現在好了,張魯被殺,馬超強奪了南鄭。
雖然馬超對漢中的實際掌控要打一個問號,但南鄭落到了馬超手裡,而且曹操很難攻破南鄭,也是事實。
而且根據蕭尋所了解的曆史,馬超對劉備是有一定傾向的,而這個時候馬超也知道他肯定守不住南鄭,最多就是堅持一段時間,所以對於馬超來說,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帶著漢中投靠劉備或者劉璋。
具體是誰,就要看劉備和劉璋各自都有什麼樣的表現了。
反正蕭尋更傾向於馬超會投靠劉備。
而一旦馬超投靠了劉備,就等於讓劉備獲得了漢中之地,提前集齊了五虎上將,實力再次提升一個台階。
曹操明顯也想到了這一點,決定加快進攻南鄭的步伐,爭取在劉備或者劉璋有所反應之前,拿下南鄭。
但是,這可能嗎?
馬超對曹操恨之入骨,南鄭又是他最後一塊地盤,一旦失去,他就會再次淪為喪家之犬,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馬超都不會輕易放棄南鄭。
以馬超的涼薄心性,他定然會想儘一切辦法防守南鄭,甚至做出竭澤而漁的舉動。
就比如,將南鄭所有男丁全都推到城牆上防守,不顧死傷,不在乎代價,隻為了阻止曹操的腳步,爭取時間,等待援軍。
想到曹操全力進攻可能會導致的種種結果,蕭尋也不敢怠慢,趕緊提筆寫信,讓曹操暫時放緩對南鄭和馬超的追擊,而是趁機把關注點轉移到江陵。
通過在江陵增兵,給劉備施加壓力,讓劉備不敢輕易把重心轉移到南鄭,然後再找機會進攻南鄭,爭取一舉拿下,不要讓劉備太過輕易就占領了南鄭。
書信寫好,蕭尋叫來一名親衛,讓他用最快的速度送到曹操手上。
希望,還能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