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尚且處境艱難,那南鄭城內的馬超,處境必然更加艱難!
而且我聽說,劉璋不僅明確拒絕了馬超的求援,甚至還派兵守住了漢中進入益州的隘口,說明馬超不得人心,敗亡的結局已經注定!
所以我們不能退兵,反而要加大進攻力度,趕在劉備的援軍到達之前,搶先攻占南鄭!”
曹操點頭,他也是這樣的想法,因為他已經是騎虎難下的狀態了,不是說放棄就能放棄的。
但是,蕭尋的建議,他不能忽視。
之前那麼多次教訓告訴他,蕭尋的建議,不管聽起來多麼不靠譜,他最好還是按照蕭尋的意見來做,要不然遲早有他後悔的一天。
“公達,你覺得呢?”
荀攸認真想了想,說道:“我認為此時的南鄭已經快要達到極限了,隻要我們保持如今的進攻強度,不出三天,漢中必破!
但是,我擔憂的是,劉備的援軍,是否能在三天之內趕到。
如果劉備的援軍到了,哪怕隻是一支先鋒部隊抵達,都能極大地鼓舞馬超的士氣,對我們的士氣造成嚴重的打擊,所以這次能不能攻下南鄭,已經不是我們和馬超之間的戰鬥了,而是要看劉備的行軍速度有多快。”
“三天嗎?”
曹操看著荀攸,“你覺得,劉備的援兵,三天之內能來到南鄭嗎?”
荀攸低頭,“我,無法斷言。”
兵貴神速的道理,是個人都懂。
劉備縱橫疆場二十多年,自然也是明白的,所以他此時肯定在用最快的速度趕路。
莫說三天,就算下一秒劉備帶領大軍出現在南鄭城下,他都不會覺得意外。
一場戰鬥進行到現在,勝負的關鍵不在交戰雙方,而在於另外一方的情況,真的是不多見。
曹操看到荀攸如此反應,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又看向賈詡。
“文和,你說呢?”
賈詡說道:“丞相,蕭將軍書信後半部分,你看了嗎?”
“看了,他說讓我退兵之後,封馬超為漢中太守,還讓我主動退出陽平關之外,你說這是什麼道理?”
曹操麵色不悅,他不想退兵,更不想封馬超為漢中太守。
馬超反賊的身份,都是他給的,如今怎麼能輕易給馬超翻身?
但是賈詡卻說道:“丞相,我認為蕭將軍這一招,很高明。”
“高明?什麼意思?”
曹操很是不解,等著賈詡的解釋。
賈詡笑道:“丞相想一下,如今馬超主動向劉備求援的原因就是丞相率領大軍進攻南鄭,馬超知道自己抵擋不住,隻能求援;
如果丞相主動退兵,並且親自封馬超為漢中太守,那馬超還需要向劉備求援嗎?
不向劉備求援,劉備就沒有理由進入南鄭,就算他的軍隊已經在路上了,也必須要退回去,要不然他這些年經營出來的仁義之名就毀了。
隻要劉備退出去,漢中就還是馬超的,而丞相可以稍作休整之後,在江陵對劉備施加壓力,讓他無暇西顧,然後再攻打南鄭,如此才能確保漢中穩穩地落到丞相手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