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慈欣
當幾代人夢想、呼喚、尋找的外星文明終於降臨地球時,人類可能麵臨著他們做夢都想不到的尷尬:外星人對熱情伸出雙手的人類視而不見,卻去和螞蟻擁抱交談。這就生出了一個我們以前從未認真考慮過的問題:
誰是地球的戶主?
如果你想當然地認為是人類,最後隻是發現自己很可笑:我們從樹上下來不過百餘萬年,而真正能把我們稱為我們的文明史,不過五千餘年。而在上億年前地球的各個古陸上,螞蟻已建立起它們宏偉的帝國了。相比之下,我們不過是剛剛走進地球這個大房間裡討碗水喝的流浪兒,離戶主的級彆還差得遠呢。
你當然會爭辯說:要向前看嘛!我們有文明,是人類文明提高了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
但至少目前,沒有證據能證明這一點。在我們的心目中,慧星撞擊地球使包括恐龍在內的生物大量滅絕的白堊紀晚期,是這個星球生命史上最恐怖的時代;但你可能不知道,就在我們現在這個文明時代,地球物種滅絕的速度遠高於白堊紀晚期,地球生命史最恐怖的時代就是現在!文明,也許是一條使地球生命萬代延續的光明大道,也許是使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命走向滅絕的陷井。
現代技術文明的特點是其擴張性,文明就是不斷地開拓,把自己的尺度像吹汽球般不斷吹大,並不在乎它何時爆裂。
在曆史上,想想那充滿欲望和激情的大航海時代,在很短的時間內,被文藝複興喚醒的歐洲文明蝗蟲般覆蓋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至於未來,如果文明真能延續下去,它必然無限製地擴大自己的尺度,成為巨大的宏觀文明。科幻作家們對這樣超級尺度的文明進行了許多生動的描述。如尼文的《環形世界》,描寫一個文明所建造的環繞恒星的巨大結構;在阿西莫夫的《基地》係列中,人類遍布了整個銀河係;克拉克的《2001》中的超級文明,更是用一種人類永遠無法理解的超時空結構使整個宇宙成為他們庭院。
但我們不是在寫科幻小說,要對文明的未來進行稍稍嚴肅些的超遠期預測,都必須在數學和物理規律限定的範圍內進行,否則就不是預測而是神話了。
文明向宇宙中擴張的第一步,當然是它所在的行星係,對人類來說就是太陽係。你可能知道,生物群落以幾何級數擴充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假想地球是一個培養基,表麵覆蓋著一層營養膠體,你把一粒肉眼都看不見的菌種放到它表麵的某一點,可能你半個暑假還沒過完,這種細菌已蓋滿了地球表麵。如果人類獲得了充足的技術能力,他們向太陽係中的擴張也是這個樣子,冷酷的經濟規律會使他們像狂風般橫掃整個太陽係。這時,你就會發現我們的行星係是一個很小的地方,水星和小行星帶的金屬、金星和火星上的地盤、木星上的液態和固態氫、木衛二上的和土星天王星光環中的水、直到冥王星上甲烷,都是遠遠不夠消耗的!像在地球上一樣,人類文明在太陽係中也很快會麵臨生態危機和生存危機。文明的下一步隻能是繼續向外太空擴張,這時,它將遇到一堵不可逾越的牆:光速。
沒有任何理論和觀測證據證明時空蛀洞的存在,空間折疊更是癡人說夢,以目前的理論基礎,光速是不可超越的。前麵說過,為了不使我們的預測變為神話,必須接受這個限製。事實上,以目前可以看到的宇航動力,如核聚變、光壓驅動等,使一艘大型星際飛船達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已是極其艱難了。這樣,要到達最近恒星並返回,就需近一個世紀;而要到達真正有可用資源的恒星並返回,可能需上千年甚至更長,這樣的周期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技術文明社會絕對無法忍受的。所以,未來地球文明在恒星際的擴張,其結果很像蒲公英在風中放出種子,最後長出一束束相距遙遠的新蒲公英,它們之間無法建立聯係,永遠成不了一個整體。如果真的存在阿西莫夫描寫的銀河帝國,那它將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癱瘓病人,它的大腦想動一下手指,那根手指要到百萬年後才能收到指令,再過百萬年,大腦才知道手指是否真的動過。
我們由此可以推斷,宇宙間不可能存在尺度跨越恒星的宏觀文明,換句話說,用無限擴張空間尺度的方式發展文明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