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反向擴張(2 / 2)

地火.. 劉慈欣 4724 字 5個月前

我們現在換一個思考方式,把目光投向相反的方向。這裡再回到開始時螞蟻的話題上:為什麼螞蟻沒有像恐龍那樣毀滅而生存到今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們的個體很小,一個由小個體組成的生物群落所需生存空間和資源很少,因而生存能力更強。同樣的空間,可能隻夠一隻恐龍躺下睡覺,對一個螞蟻城幫來說卻是一片廣闊的疆土;隻夠一隻霸王龍吃半口的一塊肉,卻能成為一座螞蟻城市的全體居民一年的口糧。所以,在大自然中,小個體群落的生存優勢是不言而喻的。大自然也許已意識到了這點,從自然選擇的趨勢來看,生物有向小個體進化的趨勢。

減小自身尺度就等於擴張了生存空間,我們把這稱為文明的“反向擴張”。

從長遠來看,反向擴張可能是人類文明的必由之路,它在技術上要比打破光速壁壘更現實一些。這就需要人類用技術乾予自身的進化,不斷縮小自己的個體尺度。目前可以想像得到的技術是基因工程,按照目前這項技術的發展延伸開去,不難想像,人類有一天可以像編製計算機軟件那樣操縱基因,那時的生物學將創造出我們難以想像的奇跡。看看現在的地球上,體積最小的、與人類較為相似的哺乳動物是鼠類,借助於基因工程,人類最終有可能把自己的個體縮減速為白鼠大小。如果人類的個體達到這個尺度,世界在他們眼中將發生根本的變化,想想現在我們的一套普通的兩室一廳住房,在那時人們的眼中將是一座多麼宏偉的宮殿啊!地球對於人類,已是一個現在無法想像的廣闊世界。也許你覺得這想法有些滑稽,但當所有人都是那麼大時,女孩兒們就不會在身高上取笑你了。

這隻是反向擴張的第一步,還不是真正的微觀文明。考慮到文明的終極發展,這樣的尺度縮小是遠遠不夠的。為了給未來的超級文明創造一個充分廣闊的空間,人類可能要把自己的個體縮減到細菌尺度!這個想法聽起來瘋狂,實現它僅靠基因工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更為複雜的技術,諸如納米機械和其它許多我們現在還無法想像的技術,但與超越光速和空間折疊相比,它至少沒有違反已知的物理學基本定律。從原子級彆考慮,細菌大小的物質所擁有的原子數量和每個原子擁有的量子狀態,足以存貯和處理目前人的大腦中存貯和處理的全部信息。你可能還是覺得瘋狂,但想想要是回到一百多年前,你把現在的一塊P4芯片給人看,並告訴它這小玩藝兒內包含的東西,你也同樣會被關進瘋人院的。

一個由細菌尺度的個體構成的文明是什麼樣子?世界在他們眼中是什麼樣子?你可以自由地想像,很快會發現這種想像是最讓人心曠神的事。下麵,隻摘錄拙作《微紀元》(一篇描寫微文明的科幻小說)中的一段:

……他想象著當微人們第一次看到那棵頂天立地的綠色小草時的狂喜。那麼一小片草地呢?一小片草地對微人意味著什麼?一個草原!一個草原又意味著什麼?那是微人的一個綠色的宇宙了!草原中的小溪呢?當微人們站在草根下看著清徹的小溪時,那在他們眼中是何等壯麗的奇觀啊!地球領袖說過會下雨,會下雨就會有草原,就會有小溪的!還一定會有樹,天啊,樹!先行者想象一支微人探險隊,從一棵樹的根部出發開始他們漫長而奇妙的旅程,每一片樹葉,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個一望無際的綠色平原……還會有蝴蝶,它的雙翅是微人眼中橫貫天空的彩雲;還會有鳥,每一聲啼鳴在微人耳中都是一聲來自宇宙的洪鐘……

科學家們總傾向於從宏觀文明的角度來推測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的行為和跡象,如一個著名的假設:星際文明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必然會最大限度地利用所在恒星的能量,其結果是,它們的世界可能是圍繞著恒星的環帶狀,甚至把恒星整個包裹起來!通過尋找顯現這類跡象的恒星,我們就可能發現外星文明。現在,讓我們從微觀文明的角度思考一下外星文明的存在:如果文明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它們必然會使自己微觀化。這無助於我們對外星文明的尋找,卻能說明我們為什麼至今沒有見到它們。一個微觀文明向外界的能量發散(不管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都必然很小,這便增加了我們探測它們的困難。想一想一個由細菌大小的個體組成的外星種族,就是聚集在你眼皮底下開奧運會,你也不可能覺察到它們的存在。

但微觀化並非文明發展的終極,超級文明最終有可能如克拉克在《2001》中描述的那樣:“把自己的存在凝固於光的點陣中”,這樣的文明已徹底擺脫了宏觀和微觀的概念,如果願意,他們可縮為一個原子那樣小,或擴展為一個星係那麼大。對文明的這種終極推測越來越多地出現於科幻小說中,獲本屆星雲獎的美國科幻小說《引力深井》就是描寫遙遠未來的一個呈力場和輻射狀態的人類文明;甚至這種推測也出現在科學家嚴肅的思考中,如保爾·戴維斯的科普著作《宇宙最後三分鐘》就是這方麵的傑作。但對我們來說,這樣的文明已經更多地具有哲學的甚至玄學的色彩了,相比之下,剛才你還覺得無比玄虛的微觀文明倒變得實在了許多,更有一些可觸摸的質感。

我們可以設想另一種終極文明,比起那與神和幽靈無異的力場文明來,它具有的是無可比擬的宏偉壯麗,這就是最後宏觀化的微觀文明。微觀文明向宇宙擴張的結果必然使自己的空間尺度再次宏觀化,但這與大個體構成的原始宏觀文明有質的不同,它是文明的又一次升華,是生命在宇宙間譜寫的最宏壯麗的樂章!對這種文明,我隻描述一幅圖景,餘下的你自己來想像:

一隻宏偉的星際船隊駛入太陽係,它們的每艘飛船都有月球大小,但這些飛船卻是由幾千個細菌大小的宇航員駕駛的,他們聚在一起我們也隻能用顯微鏡看到。

對於生命和文明在宇宙中的前景,任何想像都是軟弱無力的。

劉慈欣2001.09.14於娘子關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