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篇】貳 女禦史(2 / 2)

大唐鬼案集 樓笙月 5276 字 2024-08-12

“啊……這左右使的文檔案卷一樣的亂……”李箸嘖了一下嘴,手按摩了許久太陽穴,但是奇跡般,原本蒼白的臉色好多了。隻聽得身後簾動,便知有人來了,也不回頭:“你們的推官認為如何?”

推門的正是譚莒,他進了來,聽到李箸問他,汗毛都立起來了,小胡子一抖一抖的,配上一張嚴肅的臉,看著很是喜感,他開口音調低得很:“嗯……還未查清……”

“我想,你們家右將軍已經有了對策了吧?”李箸終於轉了頭,雖然那張臉很溫雅,有著淡淡笑意,但是譚莒感受不到溫柔的意思,他隻覺得背後嗖嗖冒著涼氣,他的眼睛很冷。

譚莒瞪大了一雙綠豆眼,已經睜得挺大了,在李箸看來還是很小,頗有種睜不開眼睛的感覺,他瞧見自己依舊望著他,不敢吭聲了。

李箸歎了口氣,也不再看他,他手中的案卷都蒙了一層灰:“本官知道新年發生命案,有些官員省親回不來很正常,但本官竟然想不到你們的辦事效率竟然如此低下。”

“且讓本官猜猜,最近啊,宋街使脾氣肯定不太好,連禦史都驚動了不說,連本官都來了,自然是不能與之前一般,隨便找個替罪羊或者一通胡編糊弄過去,但是一向散漫慣了,下頭的人自然是動作慢得很的。又或者,有人關照你們,這件案子該怎麼做……”

譚莒聽著這個比他年輕許多的少卿慢悠悠地猜測著事實,一邊出著冷汗,宋輥的對策確實是先隨便交上去便是。

主要是因為這件案子本就是燙手山芋,接不是,不接也不是。

這案子若是驚動到皇上,好嘛我的乖乖,少不得會派人來監督,限期內破案,破不了罷官或者提頭來見……

這案子驚動百姓,好嘛,少不得天天府衙門前百姓痛哭流涕,說這群金吾衛都他娘是廢物,還有朝這裡扔東西的,幾天下來,菜葉子可以養肥後院的那幾隻死鴨子了……

做官難呐……宋輥坐在地上,一臉沮喪,已經好幾天了一點線索都沒有,這真是讓人急死。

李箸瞧著譚莒唯唯諾諾的樣子也不想再說了,他拿著已經蒙塵很久的戶籍記錄抖了抖,隨後摔在了譚莒麵前:

“本官去瞧過兩具屍體,殺人那一具屍體臉上剓麵,身無照身帖,明顯是死士,兩位宮中的女娃娃不知道,你們混江湖混久了的也不知道不成?

至於覃繼忠,若數年之前進城,則必有照身帖,為官之後應有魚符,若是進城出城,出示定有記載。附身魚符者,以明貴賤,應 召 命,無論去哪裡,這個便是身份證明,你們難道一點也沒有想到?”

譚莒拿起了那卷書帛,上頭從右數起第六行便是:“乙巳 ,唐禦宗永泰元年 正月 ,洛陽東都人士,覃繼忠,東城春明門進長安,後居住常樂坊。”

“如此簡單的事情,你們竟然拖了三天。”李箸臉上沒有什麼表情,但是譚莒感受得到他的怒意,立馬滾坡下驢,“下官辦事不力,少卿恕罪。”

其實他們這些當捕頭的都是一群大老粗,認字的師爺推官都回家和婆娘你儂我儂了,這春節要不是有命案,他們還不願意回來呢,再者,這文案房,是真的幾乎無人踏入,除了推官以及師爺放一些案卷,其他人都是不曾踏入的,更彆說這些記錄進出城的案卷了,怕是有還是沒有都不曾知道。

“覃繼忠為什麼會引得有人用死士殺他?他惹了什麼人?最近與什麼人有什麼恩怨?他既然是個外頭來的人,那麼,他是如何接觸到太常寺樂正的?總是要人引薦的吧,他又是如何短短數年當上樂正的……”

譚莒越聽越覺得冷汗直冒,隻得把頭埋得越來越低。

李箸突然住了嘴,他站了起來,負手而去,譚莒聞到了李箸身上散發的檀香味,也看見了他拂手而去似乎是很生氣的背影。

他瞧著那位少卿走了,終於出了口氣,心有餘悸拍了拍胸脯:“這哪是少卿,這是催命判官啊……”

其實李箸並不生氣,隻是有些無奈,果真這些小官還是不曾經曆過這樣的大事,就慌了手腳。

宋輥想起那位雲淡風輕一直笑意淺淺的大理寺少卿,突然心頭火又開始燃起,一直燒到頭。

“這天殺的!真是瘋了!瘋了!好不容易過個年,怎的他娘的整出那麼多幺蛾子!”宋輥氣急了,那雙新鞋子卻是遭了殃,被他一陣好跺,其實還是有著孩子氣的。

他是真的沒有頭緒,天知道前幾年,他那顆聰明的腦袋被哪個殺千刀的給擰下來的。

“街使,街使!”隔著老遠就聽見譚莒咋咋呼呼的聲音由遠及近,宋輥手扶額,有些不想承認這是自己的手下,太丟人,隨即朝門外大吼一聲:“什麼事情,大呼小叫,成何體統,有事情進來說話,外麵叫叫嚷嚷作甚!”

“那位說讓我們去查一下覃繼忠最近和誰有怨或者不對付的人,但這個其實不重要,因為養死士,沒有幾個人有能力,首先要查當初是誰向樂正引薦的覃繼忠。”譚莒一向不靈光的嘴此刻倒似連珠炮一般,宋輥聽得直發楞,什麼時候譚莒的嘴這麼順溜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