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將軍】叁 邸吏(2 / 2)

大唐鬼案集 樓笙月 7114 字 5個月前

他皺了皺眉,又撿起了沙礫,仔細瞧了瞧。

沙質偏細,並且與一般沙子似乎是有些差彆,摸起來頗為細順。他將手帕翻了個麵,隨後撿起了一些沙礫,放在掌心,預備帶走一些。

譚莒瞧見他如此行為,也不敢阻止,隻得安靜立於一旁,不敢打擾。

李箸將白帕折好,放入了袖袋。他在房間裡徘徊許久,終於在窗邊站定,他低下了頭,窗口這棵槐樹不知道是死了還是如何,竟然葉子也是疏疏落落的,他低下頭的時候瞧見了樹下的那隻黑貓。

那隻黑貓側身躺在樹下,打了個哈欠,遠遠瞧著牙齒倒是很尖利。它打完哈欠,似乎預感到了上頭人的注視,又抬了頭,頗為慵懶地朝著李箸眨了眨眼睛,隨後又轉了頭,不予理會,專心舔著自己的黑爪。

李箸瞧著那隻黑貓,瞧了許久,最後歪了歪頭,轉了一下自己的頭頸,隨後將視線停在了榻上。

榻上的被褥呈現翻開狀態,並未折好。

李箸突然便側頭問了一句:“你晚上什麼情況才會起來走動?”

“起夜,或者渴……”

李箸笑了一聲:“嗯,按照我們推測的來推斷罷,這死者他應當是夜半起的身,或許因為很熱或許又因為其他原因,他把窗打了開來,順便支住了,隨後他被人殺了。”

“……”譚莒總覺得這個推論實在是太過簡單了些,他的臉有些精彩紛呈,想說,卻又不敢說,憋得可辛苦了。

李箸似乎知道他要問什麼,眼睛一轉,餘光瞧了瞧譚莒,上下掃視了一眼,譚莒隻覺得有股冷意自腳上直直躥上來,李箸他聲音卻是溫潤好聽:“現如今的天氣,並不熱,為什麼他要開窗?你可曾想過?”

譚莒有些磕磕巴巴:“這……下官……”

“並且,若是他要喝水,那為何他隻去開了窗,而房間另一處的茶水一杯未倒?”

“……”

李箸深深歎了口氣,不得不說,這金吾衛查案和京兆尹府是不能比的,更彆說和大理寺了,他能理解。

“你且就你的思路去審問罷,本官出去一趟。”李箸說完便拂袖而去,留下純白色的背影,這種場景譚莒怎麼看怎麼熟悉。

李箸就這麼淡淡然從金吾衛包圍中走了出去,金吾衛自動讓出了一條道,他能夠出去,更加讓百姓們沸騰了起來:“憑啥他就能出去啊!”

知情的金吾衛被鬨得煩了,也就反吼了回去:“那是大理寺少卿,你們一介白衣,如何能比啊?!”

“……”

為了辦案,麗娘特意清出了一間客房當做審訊室,因為是自己的酒舍出了命案,所以也就自己首當其衝第一個接受盤問。

譚莒將衙內的推官師爺都領了過來,主要讓推官詢問,師爺記錄,自己則在一旁瞧著,以防外頭有人找麻煩亦或者凶手行凶。

推官瞥了一眼跽坐著的麗娘,點了點頭,給師爺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可以準備記錄了,之後便望向了對麵的麗娘,問道:“你是何人?”

麗娘坐得筆直,她身材勻稱,低頭之時肩膀線條非常好看,盤桓髻上彩珠隨著她低頭搖曳:“民婦楊麗娘,雍州人士,來長安五年有餘。”

推官聽見民婦二字之時愣了愣,又才注意到她的婦人發髻,下意識問了一句:“你夫君在何處?”

麗娘的背影僵了一僵,臉上沒有表情,瞧不出心理變化,她的手緩緩攥緊,聲音有些悶:“已逝。”

推官戳中了彆人的痛處有些尷尬,一張臉有些紅,隻得扯去了彆的地方:“啊,抱歉……死的人你可認識?”

麗娘也緩了過來,點了點頭,她抬起了頭,瞧著書案下方的地毯,瞧久了,一時發起愣來:“嗯,認識,他是長安人士,名叫長林,姓王,平日奔波長安西域,因民婦所處坊間靠近宮門,故而他經常住在民婦酒舍裡。”

推官點了點頭,理了理搜集來的資料,瞧見麗娘的交代與上頭記載並無二致,隨後又問道:“他是什麼人?你可知道?”

“他是邸吏,每日所需也便是一些紙張以及四寶,應當就是將戰況寫報,告於皇上,這些朝廷之事民婦著實不清楚。”

“那他人平日如何?”

“他這人平日說話有些急躁,大約是因為趕時間養成的習慣,他如今口音變了許多,大約大漠等地方走多了,大約被同化了,聲音也是嘶啞得很,聽著不太舒服。”

麗娘出門之時示意店夥計進去接受盤問,隨後低頭回了自己房間,也沒有去理一旁那些好奇之人的詢問。

她關上了門,方才深深出了口氣,仔細瞧,她的眼神其實極其疲憊。

她輕輕坐在了榻上,從枕頭下抽出了彎刀。

這彎刀極為精致好看,刀柄尾部有著一圈綠色翡翠,刀柄與刀身銜接之處有一顆紅寶石,這也是這柄彎刀最大的一顆寶石。

她撫摸著它,似乎想起了什麼,眼睛望著一處,便不再動,似乎是穿越了時間,瞧見了什麼似的。

她收回了視線,沉沉歎了口氣,睫毛在她下眼瞼投下了一抹陰影。

“我聽你的話,來長安了,五年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