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每一天都有不同的糾紛在發生,大戰爭小戰爭或者是政治鬥爭都不斷進行著,每一次都是令人目不暇接鬥智鬥勇,真是一出出的殘酷好戲,讓人不得不驚歎人類的智慧的同時,也驚歎人類的冷酷。
其中現在最受關注的是,歐洲比利時內部引起的多起跨國爭議襲擊事件,眾所周知比利時職以來就被大英帝國視為自己在歐洲的前頭堡,不過,這個橋頭堡卻是不是太堅實,他除了統治著利奧波德一世和親英的首相外,其他的地方政府都是圍繞著法蘭西和荷蘭以及普魯士展開的關係,來對應利奧波德一世的統治,儘管這位國王魅力不弱。
就說這次荷蘭王國參與的發狠威脅製造比利時政府舉動,就令歐洲各國震驚,荷蘭竟然在明知道英國在背後撐腰,也敢對利奧波德一世的政府?
哪裡來的膽子?
不怕被英國炮艦把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襲擊轟成火災一片嗎?
要知道荷蘭自從上世紀末開始海軍應從歐洲前5掉到了全球第8,甚至才堪堪比得上新崛起的美洲美力堅。
這些年可都是在吃老本而已,要知道,就說比利時沒有脫離荷蘭之前,整個尼德蘭王國本土麵積幾乎大了一倍,在歐洲地位跟西班牙以及瑞典相差無幾。都是歐洲二等頂級強國。
雖然還是沒有進入英、俄、法、德意誌邦聯、奧斯曼五強之列。
但也組成了西班牙、瑞典、荷蘭、葡萄牙、葡萄牙、意大利的位次行列。
特彆是這幾年荷蘭經濟發展起色,利用東印度的資源開發成效,加快了荷蘭的本土發展,工業化進度飛快,甚至有好事者把荷蘭稱為歐陸的全工業王國,可見這個國家全民加入工業發展的全麵覆蓋率是對麵的高。
人均收入上,以近距離最繁榮的大英帝國不遠了。
而這些隻是表麵的,在軍事政治領域,當初的大西洋上,荷蘭和大英帝國的四次海戰為的是爭霸海上霸權,從一開始就吸引住了歐洲各國人們的眼球。
雙方出動了海上艦隊進行了四次大戰,按數量來說二比二平手,可是荷蘭悲催的贏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是荷蘭贏了,但是第一次和第四次最後一次英國人贏了。
第三次法蘭西和葡萄牙西班牙幫助荷蘭,但是第四次則是法蘭西轉而幫助英國,在陸上助攻。
其他國家沙俄、瑞典、奧地利普魯士等卻是在旁邊看得個不亦說乎。
這些國家也跟英國一樣在阿姆斯特丹有大量的債務,隻怪荷蘭金融中心做的太成功了,賺錢太多,讓彆的國家都欠了他的錢,因此被人眼紅,在英國有意無意的透露打敗荷蘭將會要求荷蘭取消或者廉價給各國回購這些債券,這麼一來,荷蘭卻是成為了眾人嘲諷的對象。
或許這就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有國家,因為借錢太多給彆的國家,搞得自己差點被滅國的國家吧。
正是因為大英帝國這次的聯合暗中的使出的手段,儘管過去一百多年,但是荷蘭人還是心中充滿了怨恨。
荷蘭王國上層自然不會忘記這屈辱的曆史。
所以上次拿破侖一世的戰爭,荷蘭很多人都為了報複英國,在拿破侖一世利用這些荷蘭人的心理,很快就收服了荷蘭人的原因。
隨著拿騷-奧蘭治王室的威廉一世統治在1815年後開始,荷蘭終於再次迎向了自立。
英國有勞,卻未必有功。
因為英國沒有還給荷蘭一個完整國家的建議,而是在這個國家裡麵培養了比利時自立。
於是英荷之間的矛盾還是存在的。
而英法之間的矛盾更是人儘皆知。
普奧之間形式同盟德意誌邦聯,但是內心卻是空心化了。
沙俄與瑞典還是一樣的矛盾重重,芬蘭雖然瑞甸承認被沙俄占領,但卻從不承認這是沙俄的領土,隻是被其占領了罷了。
而奧地利和沙俄之間也是在黑海那邊的克裡米亞爭端中,因為奧地利支持奧斯曼土耳其,使得兩國從盟友變成了對手的進化,雖然還在過程中,但是已經無法在恢複往日的信任。
普魯士的快速崛起。
由於有俾斯麥的合縱聯橫,現在最吃香的大國裡麵,應該就屬普魯士了。
似乎現在普魯士王國除了奧地利因為德意誌邦聯領導權的問題外,跟各國都相處愉快。
因此,比利時的局勢就有些撲朔迷離了。
隨著荷蘭在遠東派出海軍占領各個島嶼,1862年1月26日,‘不過隨著大英帝國的一份強烈的譴責聲明,這個讓各國看不懂的事件真相,卻是進一步清晰起來。
這份英國的聲明的起草人是外交大臣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