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的來說,這個《楊達坡條約》,相比後來的不平等條約來說還是算好的,因為這一戰英國也損失了不少,搞得英國國內怨氣衝天,反對黨借機挑事,而且英國的印度地區剛好又發生經濟危機,暫時無力發動新的戰爭來入侵緬甸。因故平要求緬甸釋放1000名曼尼坡和阿薩姆的俘虜被拒絕後,緬王孟既要求英國歸還曼尼坡和毛淡棉的要求也被英國回絕,僅僅在之後歸還了卡包河穀。
這一戰讓緬甸上下充滿了反英色彩,1837年,新繼位的緬甸王蒙坑決定不承認也不再否認《楊達坡條約,並加強閉關鎖國政策,與英國斷交,英國在首都阿瓦的使節被迫撤離,此時因果正在進攻阿-富汗地區和準備發動對清國的鴉-pian戰爭,因此和緬甸開戰的計劃被暫時擱置下來。
正如清國被兩次鴉=戰爭才能夠打醒,開戰洋-務運動,緬甸隻是被打了一此也依然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天命不凡,不願意同英國樹敵印度派遣使節,同時對內殘酷剝削的壓迫民眾,同更是緬甸試圖以夷製夷,與法蘭西帝國締結秘密的政治條約,這就給了英國再次發動你戰爭的口實。
英國把這個借口存起來,額以待日後開戰的時候拿出來,同時也在緬甸國內大肆宣傳緬甸王的不好,這讓名店的其他民族開始對緬甸王離心離德了。
1852年,英國駐印度總督戴和旭借口緬甸逮捕兩名英國商人的事件,命令喬治.林柏帶領6艘戰艦封鎖仰光港口,要求緬甸就賠償道歉,不然進攻。緬甸按照英國的要求賠償了1000英鎊,把仰光市長也撤職了但是英國為這次如輕計劃已久,自然不會輕易撤並了,反而封鎖了仰光、馬達瑪和等港口,並扣押緬甸政府的船隻耶南英達號,並將要求的賠償金升高到100萬英鎊,限定緬甸政府在1852年4月1日前給與答複。
威廉四世明白這就是英國人的作風,先試探你,看看你的態度,你若認輸了,擺脫,你就跟著輸大發了。
英國就是循序漸進的模式,摸透對手的內心變化,然後一刀一刀割肉一般的,讓你崩潰,最後投降,做奴隸。
看看緬甸現在還不就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了。整個40年的籌劃,英國得手了,緬甸成為孟加拉以東英國的殖民地,現在英國最想要攻下的地方,威廉四世不用猜,就知道絕對不是荷蘭到了領土,而是東南亞的暹羅王國,隻要拿下他,那麼英國就可以吧緬甸和馬來亞連成一片,對荷蘭在中南半島的擴大鎖上了大門,英國坐擁北印度洋不再是夢想。
所以,威廉四世知道愛德華王儲是怎麼說動維多利亞女王的,而格萊斯頓婦和迪斯雷利也是如何心動的。不得不說,跟自己逗樂二十年,這次愛德華王儲倒是成熟穩健多了,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跟曆史一樣,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在1901年離開人世,愛德華上台,然後1910年才乾了九年就死去了。
總之,滿打滿算,曆史不變的話,這對母子也就是還有30年的活命了,女王剛好20年,還是很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