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1月5日,真對德意誌帝國首相俾斯麥及該國第一大發行報紙《柏林日報》攻擊總部位於盧森堡公國《歐洲時報》立場偏向荷蘭政府意思,《歐洲時報》反駁《柏林日報》,並對俾斯麥作出了長篇報道式的回應。
《柏林日報》報道稱,《柏林日報》與德意誌帝國韓略政策研究所通過檢查1878年內和1881年年底刊登的100篇文章,得出了上述認為《歐洲時報》偏向荷蘭政府立場的結論。
甚至德國這家報紙報道時還舉出了離職離職證明,包括《歐洲時報》言論版本刊文的作者中,至少有三名來自荷蘭王國三大黨派的黨員,他們在這些報道中沒有標注自己在三大黨的身份;
《歐洲時報》對荷蘭境內出現反對王室的統治沒有報道,特彆是荷蘭王國境內黑人和土著的訴求,《歐洲時報》甚少報道;
還有這次大選中,侮辱王室社會黨參選人沙隆的報道,竟然隻聞聲音卻沒有具體的情況報道出來,沙隆移民的身份似乎被刻意提出來,卻沒有讓他跟競爭對手站在同一高度參選,使得《歐洲時報》似乎跟保守派而不是荷蘭自由派立場更近一些;
《歐洲時報》在德奧對陣荷俄的報道,都是采用了荷蘭的論述;《歐洲時報》與因涉嫌反英的西班牙前政府推進直布羅陀歸屬英國還是西班牙問題上立場偏向西班牙,一度成為英國抨擊的對象,而當時正是荷蘭推進跟西班牙的建設盟友關係,因此《歐洲時報》在幫助荷蘭外交的嫌疑;18779年上台的美利堅聯邦史蒂芬總統反荷蘭立場鮮明,於是自從1879年2月20日史蒂芬.道格拉斯上台開始,《歐洲時報》就開始在報道史蒂芬總統的時候,給他定位為不為美利堅全體利益而隻是為了民主黨或者個人利益在“戰鬥”,使得《歐洲時報》的受眾看完後都對史蒂芬總統產生一定程度上的誤解,人氣降低,最後演變成去年年底沒有能夠成功連任第二任總統埋下伏筆。
《歐洲時報》的總部正式回應中稱,“《柏林日報》的報道選擇性忽略了一些事實,可以突出和拚湊一些信息,形成塑造《歐洲時報》的負麵形象......在當前的國際地緣政治形式下,非友即敵的思維蔓延,讓《歐洲時報》更堅定相信,我們不應該受到任何一方的壓力而改變編輯方針。我們會繼續致力於保持客觀,不被各方力量擠壓不卷入世界上各個大國為爭奪勢力和影響力的角鬥之中。”
德意誌帝國主流大報《柏林日報》在1月3日當地時間刊登報道:荷蘭立場回應聲,在盧森堡《歐洲時報》引起焦慮,內容直接指責荷蘭王國在全球建立報紙媒體,利用荷蘭在全球的勢力作為實現地緣政治野心的工具,而在盧森堡公國這個荷蘭國王的私人領地,同樣對荷蘭王國的忠心下,《歐洲時報》的正日益親荷,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