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世界首次媒體戰爭(2 / 2)

針對德國《柏林日報》刊登長文指責這份盧森堡公國享譽全球媒體《歐洲時報》立場偏向荷蘭王國,“日常性的呼應墨爾本最刺耳的假話,《歐洲時報》嚴詞反駁指出有關報道“偏頗”與“不公正”。

《柏林日報》的報道以《歐洲時報》作為盧森堡公國社會立場轉向為事證,報道稱,《歐洲時報》已經從反英英荷之間小心翼翼的維持中立報紙立場,再到德奧英針對荷俄+北歐聯盟+拉美十三國集團等陣營對抗中維持中立新聞報道,卻被《柏林日報》和德相俾斯麥指摘為“日常性呼應荷蘭外交部一些最刺耳的假話,包括跟隨荷蘭外交部的內容和意識來報道國際新聞,引導外國民眾對荷蘭的好感,以及當初指責你比利時公國脫離荷蘭王國自立為王國,道1870年北比利時回歸荷蘭的順應天意等,都在為荷蘭政府背書,俾斯麥指責這是在給荷蘭在全球的行動洗白,居心叵測。”

針對德國首相俾斯麥和《柏林日報》的指責,荷蘭王國外交部大臣拜特就此在1882年1月5日在墨爾本召開記者會上說,“我們政府不覺得俾斯麥這個時候站出來的指責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因為我們早就有預案來應對。”

“德意誌帝國早在1867年開始趕跑了奧地利帝國脫離德意誌邦聯,普魯士自我稱王稱霸,於是為了壓覆甚至融合其他加盟邦國受到普魯士的統治,自然需要改變言論,掌握主動了,我記得,這一年,俾斯麥政府就開始在大力建立各種各樣的新聞報紙,來影響這些加盟國邦,目的就是控製這些加盟邦在各自地盤上的輿論權力,收歸柏林所有。

其中,《柏林日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原本隻是普魯士的一家地方報紙,現在卻是在德意誌地骨皮成為最大的報紙,受眾達到1500萬,要知道德國人口目前隻有5500萬人呢,除掉小孩,幾乎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看它,普魯士人口隻一半,可見它獲利多大。

在利用俾斯麥政府支持下融合德意誌邦聯加盟邦的媒體勢力,讓《柏林日報》獲利匪淺,嘗試到了甜頭下,這家德國最大的報紙試圖衝出德國境內,走向歐洲甚至全球了,而這時候,自然需要一個由頭來維持它和德國政府撲滅彆的報紙在德國的分量和歐洲的地盤了,因此,經驗豐富無比的俾斯麥首相聯合《柏林日報》就成為這次攻擊《歐洲時報》原因。

因素、過程、目標結果都具備了動力,因此我們看到德意誌帝國這樣一個奇怪的組合開始攻擊盧森堡那份在全球大受歡迎的國際性報紙,目前效果未知,但是俾斯麥的做法,引發了媒體人不滿,就算是在德國內部,特彆是那些加盟邦開始反彈了,看著吧,後續還會更激烈的。

德國想要領土和媒體地盤,似乎還是遇到了障礙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