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縣城牆周長三百六十丈,高兩丈,開四門:南迎恩、東通津、西永安、北拱辰。
道光二十八年,知縣劉繼祖倡捐重修城垣,迄今為止城牆都還沒修好。
這就更給藤縣防衛,帶去了致命一擊。
兩千義軍,手握各式各樣的兵器,扛著長梯朝著縣城攻來。
城牆之上,除了衙役之外,隻剩下藤縣的民團,人數也不多,兩百多號人。
就這麼點防衛力量,想要守住三百六十丈長的藤縣城牆,那無疑是癡人說夢。
義軍來勢洶洶,兵分三路,跨過護城河,進攻拱辰、通津、永安三門。
至於楊載福,在留下六百人壓陣之後,早就帶著剩下的人趕去了迎恩門。
陳寶在城牆上不停地指揮,等義軍將十幾架長梯搭在城牆之上,他第一個跑路了。
義軍中最勇猛的士卒承擔著先登的任務,口銜腰刀,順著長梯往上爬。
城牆之上民團稀稀落落的箭矢、流彈,偶爾會擊中幾個義軍。
但是義軍人數實在是太多了,這些先登勇士頂著箭矢流彈,爬上了城牆。
民團的戰鬥力,不比義軍強多少,兩千對兩百,這場仗壓根就沒辦法打。
隨著攀上城牆的義軍越來越多,這些民團想都沒想,就開始逃跑。
義軍順著城牆,一路追殺下去,將這些民團斬殺殆儘。
隨後順利奪取城門,三座城門大開,吊橋被放下。
義軍大部,順著城門殺入了藤縣縣城。
“城門破了~城門破了。”
義軍剛開始攻城的時候,縣裡麵的大小官員、地主大戶,就開始著手準備撤退事宜。
等到義軍進城時,這群人一個個目瞪口呆。
怎麼這麼快?這下子怎麼辦!
跑得快的,發了瘋似的朝著迎恩門跑去。
跑得慢的,乾脆不跑了,直接留在家裡,緊閉大門。
湯俊毫無疑問自然是第一批準備跑路的。
可是等他們這群人跑到迎恩門時,迎恩門外,早已經聚集著楊載福的兵馬。
他們沒有穿軍服,反而故意裝成義軍那樣。
也不進攻,就是守在城外。
可正是這一守,讓以湯俊為首的這群人懵了。
這可怎麼辦?生路都被堵死了。
可是這時已經容不得他們多想,李沅發帶著義軍,沿著縣裡的大街衝了過來。
“誰是梧州知府湯俊?”
李沅發的身邊還有一個身著七品鸂鶒補服的官員,正是藤縣署知縣陳寶。
陳寶這時抬起頭看向人群,湯俊看到他的目光,心裡暗罵一聲,彼其娘之,竟然投降了反賊。
沒辦法,湯俊不得不把頭低下來,生怕引起陳寶的注意。
可是怕什麼來什麼,湯俊的動作,一下子吸引到了陳寶。
陳寶一指人群喊道。
“就是他。”
李沅發順著陳寶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名身著粗布長褂的中年男人,正站在原地手足無措。
李沅發咧嘴一笑。
“給我把他抓起來。”
堂堂大清朝梧州知府,四品官員,就這樣被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