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府府衙之內。
一場決定著未來華夏命運的作戰會議,正在悄然進行。
可是與會的所有人都不會有這個意識,哪怕是朱元鴻,作為整部戲的導演,他也隻是有一個大概的畫麵。
沒有人會知道,這場會議將帶來多大的連鎖影響。
作為“剿匪總指揮”,陶煜文展現出他合格的一麵。
對於太平軍,他製定了一個詳細的戰略,那就是集結優勢兵力,打殲滅戰。
“如今我大清天兵已在肇慶集結一萬七千人,其中督標五千,提標五千,撫標兩千,高州鎮兩千,肇慶協兩千,羅定協一千。”
“此外,廣東其餘各鎮綠營兵馬,正朝著肇慶集結,屆時我軍兵馬總數將超過三萬。”
“所以我們絕不能做分兵之事,必須得合兵一處。”
因為廣東的地理位置,注定他要比廣西更重要。
因此上廣東的綠營兵數量還是很多,更彆說還有廣東水師和駐紮在廣州的八旗軍。
當然這裡麵有多少水分,那就見仁見智了,畢竟不吃空餉,那還能叫大清天兵?
“軍門,那我們重點先攻擊亂軍哪一部?”
陶煜文將手指緩緩指向地圖上的一角,那裡顯示的地方,正是封川縣。
封川就在肇慶府治所高要縣的正西邊。
“軍門,羅定州離我們似乎更近,為何舍近而求遠呢?”
楊昌泗覺得有些奇怪,既然要集結優勢兵力打殲滅戰,那為什麼不先把羅定的亂匪給打掉?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陶煜文,陶煜文和葉名琛相視一笑。
最後還是葉名琛說了實話。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本院在廣州之時,就已經派人去羅定和封川探查過,羅定的賊兵很有可能是主力。”
幾個將領聞言,有些恍然大悟。
而陶煜文這時也進一步說道。
“對亂匪無須過早決戰,先剪除其羽翼,再圍剿其主力。”
陶煜文能當上廣東陸路提督,多少還是有些東西的。
集結優勢兵力,以多打少,是綠營經典的戰術。
原時空中淩十八和安莪農民起義中的何名科,就是吃了這個戰術的虧。
在說完這些之後,陶煜文又將目光投向了朱元鴻。
“朱總鎮。”
“末將在。”
“本督希望你能調兵擺在蒼梧邊界,務必不使亂匪一兵一卒逃竄回廣西,本督就在封川、西寧,將亂匪一舉殲滅。”
“末將遵令。”
陶煜文很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看向其他人。
“諸位將軍,可有異議?”
“軍門胸懷韜略,此計甚妙,我等並無異議。”
楊昌泗趁機拍了一波馬屁,讓陶煜文聽的是紅光滿麵。
唯獨廣西提督閔正鳳是個倒黴蛋,沒有人把他當一回事。
陶煜文覺得自己的作戰計劃,簡直是絕了,以優勢兵力擊亂匪偏師。
雙方之間的兵力比達到了三比一。
他不相信封川的亂匪,這次能躲過這致命一擊。
可是他不知道,在他們之中竟然藏著一個大內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