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雖然沒錯,但是你也要考慮到天賦。”
“天賦這方麵我們自己可無法決定,隻要你達到了自己的上限,其他的就交給大眾去評判吧!”
“不愧是學哲學的,真能扯。”
鄒世芳無語的看著劉紅民,“從你嘴裡就聽不到一句好話,虧得我還想著幫你送稿子呢!”
劉紅民伸手,“那你把稿子還給我?”
“你做夢!”鄒世芳將他的手擋開,“到我手的東西,還能讓它跑了?”
玩笑了兩句,劉紅民問道:“老鄒,你確定我的小說能夠被選上?”
“應該沒問題。”
“應該?”
鄒世芳赧然,“我又不是小說編輯,隻有建議權,沒有決定權。”
劉紅民沒有為難他,畢竟鄒世芳也不過是一個大二學生而已。
“那行,我回去等你消息。如果退稿了,你就儘管把稿子還給我,我投到外麵雜誌社去。”
鄒世芳點頭,“沒問題,我這就把稿子給你交上去,如果真退稿了,我一定第一時間把稿子還給伱。”
說著,他和劉紅民一起出門,告彆後直接去了《未名湖》的編輯部。
劉紅民也沒有閒著,開始準備少包的第二個單元故事,《血祭壇》。
血祭壇有個很大的BUG,那就是神秘的侉依族。侉依族源自東胡,和鮮卑契丹為一脈。東晉南北朝時期,遷入山西雲中郡一帶,擅長織布、冶鐵、漁獵和煉油。到了五代十國時期,一部分侉依族人遷入山東、河南、安徽一帶,為周世宗柴榮製造軍刀、提供戰甲、熬製桐油,供軍隊使用。後來到了北宋末年,侉依族就逐漸融入了漢族,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
所以,《血祭壇》裡麵的侉依族隻是假借其名,行事作風等等都是虛構的。
電視劇可以不考究,但是寫小說卻要看上去更加合理才行。宋朝的廬州,是不可能出現形式怪異的異族,那裡早就已經開發完全了,就算有侉依族,也會和當地的漢人生活習俗一樣。
劉紅民沒有寫侉依族,而是換成了遼國密探。不然的話,《名揚天下》裡的沈良出現的很突兀。如果有一幫子遼國密探在廬州附近的山上建造村莊潛藏在此的話,那就說得過去了。正好可以和沈良聯係起來,延續一部分《名揚天下》的故事,填上沈良出處的坑。
遼國密探隱秘建立的村莊,被有心人發現,以為他們擁有寶藏,所以遭到殺害,完全合情合理。不過,殘殺遼國密探村莊的凶手,就不能隻有四個人,還要加上穆都統手中的軍兵。而當時蒙放和常雨之所以能活下來,靠的就是沈良的救助,而兩人也成為沈良了解廬州的信息來源,從而可以快速的融入廬州,並且成為刀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