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年包青天(1 / 2)

劉紅民不是沒有想過寫個文藝類的,當前最受歡迎的題材是傷痕文學。可惜,作為一個21世紀的穿越者,他實在沒有這個時代的傷痕。不要說傷痕了,這個時代流行的傷痕文學作品他都沒有看過,想要寫都不知道該怎麼寫。

好在,他看的影視劇有不少。穿越之後,對於這些影視劇的記憶仿佛被進行了強化一樣,就連細節都記憶猶新。

他寫小說,就等於看著電視劇往下扒,差的不是內容,而是文筆。

作為電視劇,《名揚天下》還是很不錯的,但是想要改編成小說,多少有些拖遝。這個故事寫了好幾個月,反反複複更改了十多次大綱,至少要看上去不那麼兒戲。

他要是敢寫包母是一個仵作,肯定會被京大學生們給噴死。現在的人,還是很保守的,隻會感覺劉紅民貽笑大方。

不僅如此,女主角淩楚楚更是直接砍掉,保護包拯的責任,暫時交給陸雲,劉紅民將他設置成展昭的表兄。第二單元的時候,將展俊刪除,讓陸雲身死,正好可以引出南俠展昭出場。

還有一個被砍掉的人,那就是公孫策,他和主角包拯的角色功能重疊了。

就算在電視劇中,公孫策和包拯的功能也重疊了。公孫策的出身是落第秀才,是包拯在大相國寺遇到的,所以不需要出場那麼早。

正確的偵探模式,曆來都是兩人組合,一個負責智商,一個負責武力。福爾摩斯和華生,柯南和小蘭,狄仁傑和李元芳,秦風和唐人,莫不如是。

劉紅民也給包拯設置了這樣一個組合,就是包拯和展昭。而將他們關聯起來的人,就是陸雲。

主線和犯罪過程不需要怎麼改動,隻是將高麗人員的戲份降低,高麗是北宋的番屬,怎麼敢做出攻打廬州城這樣的事情?至於發動戰爭,那就不用提了。不過,高麗太子的死,是很嚴重的外交事件,再加上八賢王和龐太師的鬥法,讓其成為包拯成為破案的動力。然後再將之前的改動給融入主線之中,讓故事值得推敲即可。

劉紅民寫完稿子之後,自己讀了一遍,看上去有點一言難儘。這是他第一次寫小說,文筆簡直一塌糊塗。他也知道自己的缺陷,所以才去圖書館,借了《三俠五義》。

推理小說在國內市場較小,所以好的推理小說並沒有多少。國外的推理小說雖然很多,很難找到不說,文風也沒有值得借鑒的地方。而《三俠五義》這個少包出處,則是一個俠義公案小說,俠義公案可以說是古代的推理小說,多少有點借鑒的意義。

一邊翻著《三俠五義》,劉紅民一邊將《名揚天下》的稿子潤色完成,感覺差不多了,他才去找鄒世芳。

“老鄒,稿子弄好了。”

“快,讓我看看!”

鄒世芳連忙站起來,從劉紅民手中接過書稿,迫不及待的看了起來。

《名揚天下》隻是少包1的第一個單元,因為文風借鑒了《三俠五義》,所以字數並不是很多,大概隻有七八萬。

鄒世芳看的很認真,畢竟這是推理小說,漏掉一個細節可能就會看不懂推理過程。花了兩個小時,鄒世芳才將稿子放下,“紅民,你這寫的不錯啊!”

劉紅民笑了笑,“真的假的?你可彆騙我!”

“自信點!”鄒世芳說道:“咱們都是大學生,又不是那些成名已久的大作家,能夠寫成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