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前排的劉振雲輕咳一聲,提醒劉紅民不要傷及無辜。
劉紅民對他眨了眨眼睛,然後開始了正題。
“不過,想到查劍英同學對我的幫助很大,我就是頭拱地也要來。”
查劍英輕聲說道:“老鄒,劉紅民人還怪好的。”
鄒世芳無語的翻起了白眼,如果不是我用你威脅這小子,他能來才怪呢!
不過看到查劍英對劉紅民另眼相看,鄒世芳再次露出了姨母笑。查劍英對劉紅民有了一些好感,說不定真願意和劉紅民處對象。
到時候,有查劍英看著,劉紅民的好日子可就到頭了。
想到這裡,鄒世芳不由得佩服自己的想法,這可是一箭雙雕啊!
劉紅民不知道鄒世芳準備“禍害”他,他在台上自顧自的說道:“在座的都是文學造詣很高的人,我是沒有資格分享什麼經驗的。但是來了我也不能什麼都不說,就談談我認為的寫作經驗吧!”
“我認為寫作,首先要‘寫’,不管寫的好與不好,你的先寫出來才能知道自己的優缺點,然後根據優缺點進行改進。如果你連寫都不寫,就彆談改進,更不用談發表。”
“我寫《少年包青天》的時候,改了不下於十遍,大型的改動也不下於三次。寫成之後,又按照《三俠五義》進行潤色,直到定稿,我寫了至少三十萬字。”
聽到這個數字所有人都驚呆了,幾個月用手寫三十萬字,這可是一個巨大工程。更何況,劉紅民還要上課,每天能夠抽出五六個小時就不錯了。
那些慕名而來的人紛紛發出讚歎,擁有如此毅力,怪不得劉紅民能夠寫出這麼好的小說。
中文係那些找麻煩的同學也都沉默了下來,彆說三十萬字了,他們一個學期三萬字都沒寫上。一個個都覺得自己懷才不遇,結果確實自己根本沒有努力。
劉振雲看了看自己身邊的這些垂頭喪氣的同學,更加堅定向劉紅民學習的決心。
查劍英眼睛冒光的看著劉紅民,他沒想到劉紅民竟然如此勤奮,原來是她錯怪劉紅民了。
劉紅民的分享很快就結束了,教室內立即掌聲雷動。儘管劉紅民沒有分享任何寫作技巧,但是卻給他們指出了一個方向。
這雖然是一個笨方法,但是確實適合所有人都方法。隻要你有毅力,不怕改稿,總能寫出好的作品的。
當然,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本身的積累要足夠。
對於慕名而來,想要見劉紅民一麵的其他係的學生來說,就是聽一樂。
但是對於矢誌成為作家的中文係學生來說,這好歹是一盞指明方向的明燈。
他們不認為自己沒有天賦,不然也不會考上京大中文係。他們也不認為自己積累的不足,上學期期末考他們可都通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