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獻專業能夠接觸到的古書典籍非常多,他們將《史記》、《漢書》、《後漢書》、《魏略》等秦漢時期記載西域的書籍都翻遍了,又將這些內容羅列出來,證明劉紅民的論文可信性很高。
之前從來沒有人這麼研究過世界史,劉紅民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大門,門內仿佛擁有一個全新的世界。
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被調動了出來,在葛朝光的帶領下,他們做了大量的研究。按照劉紅民提出的日程理論,參照中西亞的地形圖,他們重新將甘英出使的路線圖做了出來,證明甘英最後抵達的是地中海。
其中有幾位同學對軍事感興趣的同學,特意研究了一下《亞曆山大遠征記》。這本書的作者是古希臘的阿裡安,是最早記述亞曆山大東征的曆史著作。
很快,他們就發現亞曆山大帶著三萬長矛兵,靠著兩條腿,隻用了十年的時間跑了十多萬公裡,打下了55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
要知道當年我軍長征耗時兩年,走了兩萬五千裡。平均下來每年是六千二百多公裡,這已經被譽為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了。
雖然長征要爬雪山過草地,行軍速度有時候會很慢。但是再慢,能慢的過攻城掠地嗎?
就算中西亞的城小,沒有城牆。但是就算靠著柵欄也能抵擋個三天五天吧?一座城三天五天,一百座城就是一年。
更何況他的敵人波斯王還有兩萬騎兵,就算長矛兵克製騎兵,打不過還不會跑嗎?兩條腿還能追殺四條腿?
波斯王如果這麼死心眼的話,還能等到亞曆山大去攻打?早就被滅國了。
就算戰鬥走過場,打到城邊就裡麵就開門投降。那麼你的糧草問題怎麼解決?總不能全都以戰養戰吧?
那可是三萬軍隊,每天要吃多少糧食。西亞那邊還有沙漠,當地的食物怎麼可能供應得了三萬軍隊?
從希臘帶,有需要多少人運送?沒有車的情況下,輜重部隊至少是作戰部隊的十倍以上。
而且打了十年仗,亞曆山大的軍隊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多了兩萬。再看看我們長征,兩年時間從30萬變成了3萬,哪個是真打仗一目了然。
這片考據文章頓時惹的世界史的教授們跳腳罵娘,我們曆史係之間的學術爭論,你們中文係跟著瞎摻和什麼?
反倒是學生們感覺不對勁了,如果劉紅民一個人胡說八道也就算了。古典文獻專業整個班全都幫他作證,這就有問題了。
古典文獻專業雖然和劉紅民關係不錯,但是絕達不到會為了他趟這趟渾水的程度。
再加上中文係在《未名湖》上的發聲,讓很多學世界史的學生產生了動搖。教授的確是權威,但是《未名湖》同樣是權威。
中文係的文章沒有什麼學術上的事情,他們隻是說允許任何人發表意見。劉紅民的論文標題上都說了是猜測,連猜測都不允許說,可不是京大該有的學術氛圍。
伏爾泰說過,“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學世界史的學生們對文章中的這句話,深表認同。如果不允許劉紅民說話,那和幾年前又有什麼區彆?
特殊時期剛剛過去,學生們都還沒有忘記這段苦難。現在看到世界史全麵打壓劉紅民,頓時心有戚戚然,天然的站在劉紅民這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