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劍英寫《李娘子》住招待所的時候,和張德寧總在一起,就成為了好朋友。
很顯然,張德寧是看出查劍英喜歡劉紅民了,所以才會找劉紅民麻煩。
對此,劉紅民還能說什麼?
當然是原諒她了。
“放心,我沒那麼小氣。”
查劍英鬆了一口氣,她真怕劉紅民和張德寧兩人因為她鬨出事來。
“對了,紅民。月中《京城文藝》就要發刊了,德寧和說我,這次的銷量絕對不會差。”
劉紅民有些納悶,“她怎麼知道?”
這還沒發刊,怎麼可能知道銷量?就算對《大宋提刑官》有信心,也不應該如此信誓旦旦啊?
查劍英搖頭,“她沒說,隻是讓我到時候看雜誌就知道了。”
劉紅民皺眉,《京城文藝》在弄什麼玄虛?
當《京城文藝》三月刊發行了之後,劉紅民和查劍英特意約好了一起去買雜誌。
剛進入書店,兩人就看到最顯眼的書架上放著《京城文藝》三月刊。隻是上麵醒目的六個大字,讓劉紅民瞪大了眼睛。
“搞什麼鬼!!?”
查劍英快步走了過去,伸手拿起兩本雜誌,回頭調侃道:“國際知名作家,劉紅民同誌?”
“咳咳!”
劉紅民猛咳了起來,他搞不明白《京城文藝》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就是在香江發行了幾本書,算什麼國際知名作家?
“哈哈!”
查劍英看著劉紅民吃癟的樣子,忍不住笑了起來。
她打開雜誌,隻見扉頁上寫著劉紅民的介紹,上麵有關於國際知名作家的解讀。
原來是因為國際新聞的緣故,西苑號召全國作家,向劉紅民一樣為國爭光。
當前這個時代,能再國外出書的一個都沒有。在香江出書的,也就劉紅民這麼一個獨苗苗。
少包不僅發行書籍,而且還被改編成為電視劇,深受香江觀眾喜愛。有這樣的成績,西苑自然要將劉紅民樹立成為典型。
多出幾個像劉紅民這樣的作家,說不定也能成為創彙的手段。劉紅民一個人賺了幾十萬港幣,比一個小廠子的效益都高。
文化產業如此賺錢,西苑又如何不重視呢?
所以,國內一直都在關注少包的情況。三月初,在三聯出版的的幫助下,少包電視劇被引到南朝、鬼子那邊的電視台,播出之後效果也不錯。
於是三聯出版社立即將韓語版、日語版的少包上架,銷售量還算喜人。
能夠在南朝、鬼子那邊出書,《京城文藝》稱呼劉紅民一聲國際知名作家,也不是不可以。
隻是劉紅民覺得這個稱呼有點羞恥,他在國內都沒有混明白呢!怎麼就成為了國際知名作家了?
查劍英卻覺得這個稱呼恰如其分,“少包已經賣到了十多個國家了,當得起國際知名作家這個稱呼。”
“至於國內,《大宋提刑官》之後,你絕對可以在文壇占有一席之地。”
“借你吉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