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群眾喜聞樂見(1 / 2)

楊希仁的話,很快就得到了應驗。第二天一早,劉父就買了一大堆報紙回來,上麵全都是關於《大宋提刑官》播出的報道。

這年代的信息傳播不便利,一個消息從出現到消失,會經過很長的時間。

之前《班主任》、《傷痕》等小說就是這樣,反複討論了很長時間,才消停下來。

《大宋提刑官》的熱度沒有前兩個那麼長,畢竟各部門單位的人參與的比較多。當觀點同一的時候,是很難維持熱度的。

《大唐》也應該如此,最多一個月左右,熱度就會消退。結果京城車站的事情出來了,於是上麵為了壓下這件事,又在後麵推了一把,讓《大唐》的熱度一直維持到了現在。

現在《大宋提刑官》播出,自然還要推波助瀾一番。於是,就有了這些報道。

隻是,有些投機的人,竟然開始歌功頌德。很顯然,他們想要討好上麵的人,隻是用力過猛了,看上去讓人不適。

劉紅民對此也很無奈,這完全不是他的本意。隻是,碰巧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他也隻能悶頭愧領這份榮譽了。

中台的收視率,劉紅民不需要操心。這時候電視少,電視台更少,觀眾的選擇不多。

所以熱播與否,主要看的還是社會影響力。社會影響力越足,說明播出效果越好。

《大宋提刑官》這個熱度,就有點收視率造假的意思了。不過熱度起來了,影響力還是造成了。

劉父看著報紙上的誇讚,臉上洋溢著笑容。

“這個不錯,誇的很到位。”

劉母在一邊打掃古董書桌,看著丈夫得意的樣子,鄙視的說道:“好像你懂一樣。”

“我是不懂,但是這幫人懂啊!他們都誇老大的電視劇好,那自然事好的。”

劉紅民有點聽不下去了,對著弟弟妹妹招手,“走,我帶你們出去玩。”

什刹海這邊的風景還不錯,有不少好玩的地方。不過真正好玩的要等幾個月,什刹海結凍之後,就可以上去滑冰了。

到時候冰麵上無數的人,滑冰車、冰刀,抽冰尜,老熱鬨了。很多京城人都喜歡來這裡玩,這裡承載了京城人從小到大的記憶。

劉紅民騎著車子,帶著弟弟妹妹兜風。累了之後,就找了個涼亭休息。

涼亭裡麵有幾個大爺,一邊下棋一邊說著話。

“昨晚上的電視看了嗎?”

“看了啊!你想問的是那個大宋什麼官的電視吧?”

“您說著了,我還真想問這個。雖然看著挺好看的,但是我總覺著彆扭。”

“可不彆扭嘛!這是破案的劇,和正常電視劇不一樣。”

“這樣啊!怪不得看著不對勁呢!”

幾個老人可能是沒接觸過懸疑劇,看著彆扭也是正常的。

“這是一本小說改編的,我看過那本小說,剛看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不適合咱們。”

“我也聽說了,不過我兒子倒是很喜歡看。他說拍的不錯,保留了原著的風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