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二十四史的時候,劉紅民用同樣的方式過了一遍,大致了解了內容,但都隻留下了一個影響,具體內容根本記不住。所以,他才能在半個月讀了一大半的二十四史。
可是,在讀後小半部分的時候,硬是看不下去。從《舊唐書》開始,《宋史》、《元史》一部比一部冗雜,一部比一部難以掌握。裡麵的信息太多,同一件事擁有很多記載,讓人不知道該信哪個。
劉紅民喜歡考據,往往將古籍當中的信息,融入到曆史當中來看。做曆史研究沒問題,但是考試就不行了。
考試必須有正確答案,所以會選取主流曆史觀的說法。劉紅民為了考試,隻能將自己的曆史觀修正,趁著家人來京城,他請假在家看教科書。為此,他《大明王朝1566》的大綱都不寫了,免得分心無法通過考試。
曆史係有八百雙眼睛在盯著他,一定他掛科了,這幫人肯定會生事的。
劉紅民調整能力不錯,很順利的就通過了考試。這時候,他才有時間頭疼座談會的事情。
不去肯定是不行的,那個教授是古典文獻專業的殷發櫓教授,劉紅民對他很熟悉。葛朝光他們一開始隻在周末去四合院研究古籍,後來周一到周五也去,就是殷發櫓教授給開的綠燈。
這麼說起來,劉紅民也算欠著他的人情。所以,這點麵子還是要給的。
考完試之後,劉紅民沒有直接回四合院,而是留在宿舍,連夜整理了一下寫《大唐》時的想法。
第二天早上,劉紅民在趙誌忠等人的簇擁下,前往了中文係的公開課教室。
這個教室很大,可以容納二三百人,相當於以後得多媒體教室。
之前查劍英辦讀書會的時候,就是在這個教室。現在故地重遊,劉紅民心中沒有半點波瀾,他覺得自己已經放下了。
殷發櫓教授已經等候多時了,見到劉紅民到來,立即笑道:“我還以為你小子打退堂鼓了呢!”
劉紅民訕笑了一下,“怎麼可能,教授你的麵子,我肯定得給啊!”
殷發櫓教授指著最前排的一群中年人,“其實我也是受人所托,這些文學專業的教授你應該都認識吧?就是他們想要辦一個座談會,但是卻麵子薄,不敢自己和伱說。於是,我就自告奮勇,將這個差事給攬了下來。”
劉紅民知道,文學專業的這些教授是不好意思找自己,一來是不熟,二來他和查劍英剛分手,受此影響很大,差點一蹶不振。
不過,對於殷發櫓教授的行為,他也隱隱有些猜測。殷發櫓教授應該是知道他的處境,所以才想著幫他多結識一些在D組織能夠說的上話的人。
“多謝您!”
劉紅民真誠的道謝,讓殷發櫓感覺沒有白費心思。
“好好乾,我看好你!”
很快,公開課教室就坐滿了人。
殷發櫓教授做了開場白,然後將講台讓給了劉紅民,“接下來看你的了。”
劉紅民將稿子放在桌子上,看向了下麵所有人。
“老師們,同學們,我是劉紅民。前幾天很多同學都想讓我給《大唐》做個評價,我當時就說:當作者評價自己的作品,有一種王婆賣瓜的感覺。今天,我還是這個觀點,我無法給自己的作品評價。但是,我可以說說我寫《大唐》的時候,心裡是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