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們擔心的事情暫時沒有發生,畢竟現在已經放假了,學生們就算滿腔熱血,也隻能回家去揮灑。就算上麵知道了這件事,也不會在短時間內做出決策。77年剛剛恢複高考,這年的學生需要81年夏天才能畢業,時間上並不緊迫。
劉紅民也被自己說的有點上頭了,他邀請葛朝光等人留在京城,在寒假期間幫忙研究古籍。他有很多想法,需要古籍上的內容進行支撐。
不過家裡的四合院房子有限,隻能住十來個人。所以,劉紅民讓鄒世芳在周圍打聽一下,看看還有沒有人賣房子。這兩年四合院的價格漲了一些,周邊的三進四合院,差不多兩萬五左右。
才漲了五千塊,劉紅民完全買得起。
接下來休息幾天,劉紅民就帶著馬為度去逛了琉璃廠。馬為度現在全職為劉紅民服務,沒事就逛琉璃廠,看到好東西了就通知劉紅民。沒事的時候,自己也寫寫小說,萬一像劉紅民那樣熱賣,他也能提前實現財富自由。
不過,他在寫作上的天賦不太行,依然隻能在青年報上發發豆腐塊。他倒是沒有灰心,因為按照劉紅民的理論,小說這東西寫著寫著就能寫好了。
馬為度為人豪爽,有了錢之後就喜歡結交朋友。不過劉紅民什麼時候叫他,他總會提前到,絕不讓劉紅民多等。
劉紅民還沒有歇幾天,就接到了林勇的電話,原來是大唐的劇本已經寫好了,讓他這個原著作者參加劇本圍讀,看看有沒有需要更改的地方。
劇本圍讀在這個時代非常普遍,而且會進行多次。每一次圍讀都是對劇本的一次驗證,隻有通過了驗證之後,才會正式開機。在這一點上,內地的製片廠比香江要強多了,香江根本就沒有劇本圍讀,他們的劇本很多都是臨時寫的。
少包能夠在香江火起來,很大程度就是因為劇本嚴謹。看慣了邏輯不通順的電視劇,突然來了一部邏輯通順的,他們當然願意看。
這一天,劉紅民騎著自行車前往了京影廠。門衛看了看他的學生證,然後給林勇打了電話。
沒多久,林勇來到了門口,將劉紅民接了進去,並且給他一張臨時工作證。
“把這個帶上,這段時間你可能需要跑幾趟,等正式開機了,就不用麻煩你了。”
劉紅民笑著說道:“不麻煩,我也很想看看你們是怎麼工作的。我在香江看過怎麼拍電視劇,但是在咱們自己的地盤上,我還沒看過呢!”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跟我們一起去西北!”
“那算了!”
劉紅民擺手,冬天去西北拍戲,簡直就是受罪。不僅是天氣問題,還有人為因素。窮山惡水的,如果沒有當地人的幫忙,是很危險的。
林勇帶著劉紅民來到了一個會議室,朱金明導演和一群人正在分發劇本。看到劉紅民來了,朱金明導演拿著一份劇本過來,遞給劉紅民,“紅民同誌,這是你的。”
然後他向眾人介紹道:“這是大唐的作者劉紅民同誌。”
“大家好!”
劉紅民和眾人打著招呼,他感到有些意外,竟然看到了一個認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