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不晚(下)(2 / 2)

不少人下意識的側首用餘光看向發出響聲之處,極其凶殘的一幕出現。

三八步槍的材質很堅固,胖大海這一記力劈華山並沒有劈爛步槍,但或許是山東人原本就健碩的體格,又或許是平時搬炮彈搬炮身這些沉重玩意兒鍛煉出來的,胖大海的力量遠超日軍步兵的想象。

槍沒劈斷,但‘哢嚓’一聲悶響出現,日軍的右臂軟綿綿的垂下,竟然是在巨大的力量反震之下脫臼了。

‘乾你良!’失去了力量支撐的日軍還沒來得及反應,胖大海一聲怒吼,提起鐵鍬再度砸下,連同槍體一起狠狠砸在日軍步兵鋼盔。

“咚!”這下可是鋼對鋼了。

隻是,鋼鐵下麵的肉腦袋可就倒了黴。

超過兩百斤的力道砸腦袋是啥感覺,估計沒人知道了。

因為遭遇如此重擊的日軍步兵當場就歇菜了。

臭氣彌漫,那是大小便失去肌肉控製後的結果,也是大腦失去對身體神經控製後的顯著特征。

“殺!”眼見自家連長如此牛逼,跟在身後的火力支援連士兵們士氣大增,紛紛呐喊著衝入戰場。

到此刻,中日雙方兵力大致相同。

雙方也都是曆經數次戰場的老兵,無論是精神意誌還是殺人技巧,都是之選。

甚至,交戰雙方所使用武器幾乎都一致,三八式步槍占據了百分之八十。

還有百分之二十,是日軍自己所使用的98式單兵鍬。

單兵鍬為了方便,手柄一般都不長,按道理來說絕不是長度達1.7米的三八式步槍的對手,可奇跡卻發生了。

單人單鍬對日軍一杆步槍勝算自然不大,可若是配合著己方一杆步槍使用,竟然產生了令人難以理解的化學反應。

單兵鍬因為短,所以轉向更為靈活,而且寬大的鍬麵還能做為盾牌用,能替同伴擋下日軍毒蛇吐信般刺過來的刃尖。

當然了,最牛逼的還是,急了眼的中國士兵乾脆不管不顧一鍬扔過去的時候。

是的,咱短咱打不贏,老子丟出去砸你總行吧!

戰史最大號的‘明’器就此產生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正在專心致誌和對手周旋,想著如何一刀將對手刺個透心涼的那一刻,邊突然躥出一個貨,直接一杆帶著鋼頭的一米長的大家夥就衝你投過來,你不得躲?不得擋?

不躲不擋,不是傻逼也是憨蛋。那玩意兒砸身,可不光是疼。

這一躲,可就遭了,旁邊還有個端著步槍虎視眈眈的家夥呢!

你以為丟出去工兵鍬的中國士兵從此手無寸鐵了?那你可是想多了,步槍是不夠,但工兵鍬絕對管飽,在來之前,知道要構築陣地,火力支援連至少攜帶了150柄工兵鍬,幾乎把警備營裡所有的工兵鍬都帶光了。

來拚命的炮兵們每人都帶了兩柄,質量不夠,數量來湊,就是這意思。

而且,中國人不講武德,充分發揮工兵鍬的特點,日軍士兵都還瞪大著眼珠子尋找對手的破綻呢!鏟了一地的泥和灰就迎頭潑灑過來。

老子為什麼沒長著棒槌們的眯眯眼!這恐怕是日軍步兵們那一刻最痛苦的想象。

也教他們學了一個乖,沒事兒彆把眼睛睜得圓溜溜的,他們又不是少女,也沒有高高鼓起帶著嬰兒肥的紅臉蛋。

因為躲避‘明器’又或是被眯了眼而死在刺刀下的日軍竟達30多人。

多用型工兵鍬,竟然成了這片戰場得以堅持到援兵抵達的因素之一。

是的,直到雷雄率領著四行營70精銳狂奔近600米加入戰團,200日軍也依舊沒能啃下那一群堅韌的對手。

然後,他們就被擊潰了。

參與過四行倉庫前白刃戰的四行營,在此一技能,絕對是這片戰場的王者。

這次,終未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