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6章 命中克星!(2 / 2)

從樹乾背部看,被彈頭炸出最少碗口大小的一個大洞。

蜷縮在樹乾下方的日軍擲彈筒兵爆發出一聲慘嚎!

不是彈頭擊中了他,但被彈頭炸出的木刺卻是有少量紮在他的身上。

可這還不算完,伴隨著找到準星的機關炮再次連射,樹乾上連續出現幾個大洞。

最近距離日軍擲彈筒手不過20厘米,顯而易見的,被炸開的木刺落在這個倒黴孩子身上就更多了,隻用了不到20秒鐘,這個日軍老兵身上已是鮮血淋漓。

但相比於破開皮膚紮得痛苦不堪的木刺,更可怕的是來自於心理上的壓力。

仿佛下一刻,那個能將大樹射穿的粗大炮彈就落在自己身上,將自己擊打至四分五裂。

終於,日軍老兵扛不住了,咬緊牙關將背包和手中的擲彈筒全部丟掉,儘量減輕身上負重後,拚命向側麵一滾,再向前一撲。

那裡有一片灌木叢,隻要能躲進去,除非中國神槍手長了透視眼,能在茂密的灌木叢中找到他,否則他逃生幾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這是他最後搏命的選擇,如果不是機關炮太過凶狠,他是絕不會如此乾的。

但令這位老牌擲彈筒兵想不到的是,就在他傾力向前撲的那一刻,大腿處傳來一聲劇痛,使得他向前的力道遠不如自己所想。

內心不由大駭,在剛剛的抱頭躲避機關炮的過程中,一叢叢被彈頭炸出的木刺不僅紮滿了背部,竟然還紮進了大腿肌肉。

換做平常還沒關係,大不了修養一陣子,但在此時,可能還被一名中國神槍手盯著的情況下,那真的是要了命了。

老兵的判斷從不落空。

就在這名日軍眼中生出恐懼的那一瞬間,一顆子彈破空而來,正好擊中他暴露的肋下,7.92毫米子彈輕易撕開肌肉直入內腑。

日軍老兵痛苦的在身下灌木叢中翻滾,直到黑子的機關炮連續覆蓋該區域,一陣硝煙過後,一切歸於平靜。

至此,不算其他,藤原戰雄麾下的這支25人精銳特工隊,戰死兩名最重要的火力支援手後,真的快變成純粹輕步兵了。

當然了,這隻是此刻戰場上的某個縮影。

事實上,不光是黑子的這門機關炮在大發神威,那挺在一分鐘內少說也噴吐出800發子彈的mg34機槍,更是將一幫輕步兵壓製在戰壕中幾乎沒有像樣的反擊。

反觀唐刀這邊,有了機關炮和mg34機槍,依靠著山石和馬車做掩體的偵察連士兵們那叫一個如魚得水。

原本裝樣子的老式漢陽造早就被丟到一邊,超過12杆捷克半自動步槍從唐刀所在馬車車廂裡被取出,分發給沉老六們。

唐刀所在的那輛馬車雖不像後麵兩個火力點那麼誇張,搞出了鋼板碉堡,但車廂車板上卻有70厘米高的鋼板不說,還專門設置了三個射擊孔,足以讓三名士兵在其上射擊,另一側的鋼板還可以拉開向兩側延展,又形成一道長達六米的掩體。

光是這座馬車後麵,就可以藏六七名士兵並擁有射界。

半自動步槍連續且精準的單發射擊讓分布於山坡各處的日軍精銳們內心是哇涼哇涼的。

為了偽裝到位,他們從組建特工隊之時就放棄了帝國陸軍主力裝備的三八式步槍,轉而用上了繳獲自中國人的mp28衝鋒槍,兩個月熟悉下來,他們完全愛上了這款射程不遠但火力極其凶猛的自動火器。

150米距離之內,極少使用連續火器的他們甚至有種錯覺,可以碾壓一切兵力和他們相差在個位數之敵。

但沒想到,中國人又再度走到了他們前麵,不用衝鋒槍,改用連發型的半自動步槍,火力沒衝鋒槍凶猛,但精準度卻是完全秒殺。

因為戰壕裡的四杆衝鋒槍被壓製,導致藏身於樹林裡的8名裝備著中正式步槍的射手隻能依靠自身射術和中國人對射。

如果要純拚射術,說實話,這批由日本華北方麵軍幾個師團挑選出來的精銳射手絕不弱於四行團偵察連的特種兵們。

要論戰鬥經驗和心理狀態,在華北戰場上磨礪了小一年的日軍精銳同樣是令人頭疼的存在。

但要命就要命在,為了能順利潛入中國軍隊控製的地盤,這批日軍所裝備的步槍全部是中正式步槍。

其實,中正式步槍已經是中國軍隊所能裝備的性能最好步槍了,槍身較短,更容易攜帶,但刺刀經過加長,白刃戰時並不是特彆吃虧,而且7.92毫米口徑子彈比日式6.5毫米子彈的威力要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屬於領先三八式步槍的單發步槍。

但中正式依然有著不小的缺點,本身因為結構關係,中正式步槍的槍機拉動起來就較為費力,加上持續射擊後,槍匣與槍機受熱膨脹而緊貼在一起,槍機就更難拉動了。

而這邊唐刀率領的特種兵們裝備的可是捷克式zh-29半自動步槍,這種曾被東北軍大量進口的步槍絕不是因為其模樣帥,而是有真材實料,十發彈匣可提供連續火力不說,其無論精度還是射程,又或是機械的持久耐用性上,在西方領先整個世界的機械工業的支持下,無不強於中國本土彷製型步槍。

說白了,在雙方自身實力差不多的情況下,可不得比拚雙方裝備了嘛!

至少在這個時候,中方特種兵們哪怕是輕武器,也是對日軍形成碾壓。

往往日軍步兵開一槍,這邊能用五槍進行回應。

更何況,中方這邊還有一個領先在場所有人的超級射手。

唐刀許久沒有出手過了,但那杆莫辛甘納狙擊步槍一旦被他提在手中,在特種兵們看來,幾乎就是死神舉起了鐮刀。

雙方交火的兩分鐘,唐刀一共開了五槍,四名日軍被擊殺,包括一名剛射了兩發榴彈的擲彈筒手和三名使用步槍的步兵,占了擊殺日軍數量的一半。

而另外兩名戰死的日軍,則是陸中達的功勞了。

這位偵察連裡有名的擲彈筒手就像一條毒蛇,明明早就可以對戰壕區域投擲榴彈進行威懾,結果硬是一炮不發,直到通過觀察確定藏匿於戰壕中日軍活動規律,這才連射四發榴彈。

兩枚榴彈在戰壕邊緣爆炸,卻有兩枚落入戰壕,命中率達百分之五十。

可彆以為這百分之五十的命中率太低,要知道,那可是隻有不足1.5米寬的戰壕,那難度絲毫不亞於唐團座在400米距離上一槍將躲在一顆大樹背後隻露出一隻腳的日軍打成獨腳獸。

就距離藤原戰雄不到15米,這位在近距離肉搏戰中完全可以以一己之力格殺最少二十名中國特種兵的超級大高手,卻隻能眼睜睜看著自己兩名屬下被榴彈炸得飛起。

開戰不過三分鐘,己方就有數人戰死,反觀中國人,到現在都還沒有出現傷亡,那意味著,占據有利地形的日軍,從戰鬥一開始,竟然就落入下風,不,更確切的說,是徹底被壓製!

那一刻,就算是意誌堅強如藤原戰雄,也不由生起一種濃烈的挫敗感,沒想到他已經接受時代發展玩上熱武器了,還是被老對手打成這個逼樣。

難道說,唐刀和他麾下的四行團就是自己命中的克星?

但更令這位武道高手內心焦灼的是,戰場都沒留多少時間供他沮喪。

中國人在徹底獲得主動權後,位於戰場正麵的輕火力竟然開始削弱。

那意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