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也陷入沉默。
眾所周知在拓跋部入主中原時,適值北方經過近百年戰亂,土地大片荒蕪、人民流離四散,麵臨如此形勢元魏將勸課農桑作為國策,其中既有“計口授田”也有“人牛力相貿”之策。
人牛力相貿是促農措施,其中規定人丁在五口以下的貧戶,應用人力和牛力換工的辦法克服勞動力或畜力不足的困難。
具體實施為有牛者給無牛者耕田二十二畝,無牛者為有牛者鋤田七畝,以此比例換工。
至於隻有老幼的無牛之家,有牛者每給其耕田七畝,無牛之家則須給有牛者鋤田兩畝作為償還。
這種互相協作的辦法推行後,解決了貧弱農家缺乏人力或畜力的問題,轉弱為強,大大加強了農業生產力量。
同時為督促農民全力務農,拓跋晃還令地方官編製簿目,將各家人丁和田畝數量注冊登記,以備檢查。另外又規定,農民必須在地頭立牌標上姓名以辨播殖之功。
在這些措施實行後效果顯著,不僅墾田大為增辟而且史載此後數年之中,軍國用足矣。
毫無疑問,這都是眼下可立時用在懷荒鎮的措施,但與後世王朝常說的祖宗之法不可輕改不同,元魏曆代帝王施政有著很明顯的一朝一政之勢。
即每當有新帝登基,往往會進行不小的改革,甚至於全盤推翻前任帝王施政方針的舉措。
似官製,考察製度以及軍製都有著幾次三番的變化。
時至如今“人牛力相貿”之策早被棄用,倘若懷荒鎮此刻貿然撿起,落在有心人眼中可是件足能治罪的大事。
對張寧而言,縱然六鎮之亂將至,但他絕然是不可能站在義軍一側的,而是會以朝廷之名行事,那麼這事就非同小可。
便如當日元修義在大軍遇襲時強命宇文泰護送自己回轉六鎮,其所至的就是懷荒鎮。
他自然是瞧見了懷荒鎮中所實行的均田製與三長製,但這皆是太和年間所施行的,一直保持於各州郡。
懷荒鎮以軍鎮戍堡施行之策,是大膽的舉措但也可以說是危急時刻的無奈之舉,可大可小。
因而元修義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沒有多提。
可“人牛力相貿”之策則不同,委實太過久遠了些!
張寧蹙眉沉思,眾人見此皆不敢打擾,從廳內至庭院頃刻間安靜下來,就連不斷搬運酒水的侍從也停下了腳步。
片刻後他方才抬眼說道:“人牛力相貿之策既是可用,那便施行,這是權宜之計待到來日耕牛日多,勞力不缺時再廢除即可。”
聞言吳之甫蠕動嘴唇還想詢問,王元亮卻已是起身應下。
張寧於是寬慰道:“之甫無需多慮,本將自有考量。
何況如今為政一方,豈能因瞻前顧後而使得百姓受餓呢!
你我其實想的一樣!”
見此隨即眾人又吃喝起來,但有此一事後便再無方才那歡喜的氣氛。
半晌後狗兒從側麵快步送上信封,張寧一瞧這信竟是從禦夷鎮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