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攻城,又占兵勢之優,騎軍所能發揮便極其有限。兩千騎雖不多,但足能應對官軍的逃遁與突擊。
隨即叛軍大部集於城東,修築營寨後升起嫋嫋炊煙,而六千人駐城西隔絕大寧與馬城的聯係,餘下城南山脊與城北各派駐千人巡視。
杜洛周則策馬於丘陵之上,此處早有心腹為其設起傘帳。他翻身下馬安坐於椅凳,大有笑看彈指間城破之意。
眼見此景,率眾將於城頭而立的張寧不禁失笑:“這杜洛周當真是太小覷咱們了些!
當麵分走騎軍大部不說,又這般旁若無人的埋鍋造飯,便是連那幾道深溝也不做掩埋,隻驅壯丁以木作橋!
怕是存了破城之後將我等一股腦掩埋進去,當了來年養田之料!”
眾將一時哄笑。
稍立於後,兩鬢微白且麵容剛毅的皮乾平靜道:“賊寇如此是篤定要以四萬眾強行攻城,以求一戰而下。
這點從其所築營寨簡陋潦草,唯有營門拒馬,連傷營大帳都未曾設立就能瞧出。
至於當麵分走騎軍又埋鍋造飯,無疑是存了引誘我軍出戰,再以那餘下千騎趁機搶占城門,跟進大部隨後掩殺湧入城中的心思。”
對於這位新任的大寧郡郡尉,哪怕眾將已然知曉其乃是將門之後,又曾履任重職,多數人心中依然有些抵觸與小覷。
當即就有人問道:“皮郡尉這般說是要我軍坐視不理,隻待叛軍整裝歇息傾力來攻?”
這話無疑存了幾分陰壞的心思,眼下來看好整以暇地等待叛軍來攻當是上策,但倘若皮乾真這般回答又難免會顯得無謀無才,僅是誇誇其談之輩。
明知如此的張寧沒有插話,他也存了幾分考較。
皮氏乃是幽州漁陽郡大族,其祖輩皮豹子、皮喜之名哪怕對前世的張寧而言亦是如雷貫耳。這等入了史書居於列傳的人物子孫,定然是自幼受家學淵源熏陶,熟讀兵書精通旁人所不知的戰爭技藝。
事實也正是如此,皮乾好似為曾辨出那人的心思,從容作答:“以靜製動固然不失為上策,但賊寇這般行徑無疑證明其心中急切,我軍正好可借此破賊!”
眾人齊齊一驚,隻覺得此人著實有些誇口,皮乾卻向張寧拱手道:“若下官猜得不錯,都督命人挖出這幾道深溝,並非隻是為了阻礙賊寇攻城吧!!”
被道破了心思的張寧不驚反喜,皮乾既是瞧出端倪他也便不再隱瞞:“魏大毅!”
受封八品殄夷將軍,統率兩千持斧錘勇夫的魏大毅邁步而出:“末將聽令!”
“命你即刻率本部出城,把那些搭在溝上的破木板給本都督砸上一些!
也莫要讓賊寇太過輕鬆了些!
至於那些被強擄征來的民丁…最好莫要傷了,但亦不要因此束手束腳!”
張寧手指城下神色冷然,可旋即他的麵容又忽然浮現出幾分奇異:“倘若賊寇趁勢來擊……
便得佯裝敗退往城中逃走!
介時自有兵馬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