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正宅(1 / 2)

逐北鹿 我家麒麟兒 3716 字 6個月前

昔日胡太後掌權時天下大亂,反叛四起,元魏江山一時如百沸滾湯,探之手爛。

時至如今,六鎮破六韓拔陵之亂已被張寧所定,唯剩數萬賊軍殘部退守懷朔武川之地,與占恒雲兩州的東道都督元深相抗。

位於恒雲兩州南部的河東、山西之地則被爾朱氏所收,若是再被其平定青徐叛軍,那元魏疆域內就隻剩下三股重要的軍事力量。

占據半個北疆與三大邊州的張寧,擁有山西、河內、半個河北的爾朱榮,以及盤踞關隴的莫折念生。

至於如葛榮、元深和尚且保有淮北、荊洛的元魏宗室都不能算作是能夠真正影響天下大勢的力量。

畢竟葛榮儘管據有幽定,實力卻不算強大,隻是扼住張寧南下的咽喉要地,才為大患。

元深雖是宗室又兼才乾,但麾下僅是郡兵,加之恒雲兩州早受數次征調財賦青壯幾儘一空,而朝廷巨變下又被爾朱榮所把持。因而縱然麾下有賀拔允等武人效力,元深也隻能勉力維持,難以北上一舉蕩平叛軍餘孽。

而淮北、荊洛的元魏宗室麾下固然有數萬強兵,卻身處狼虎環伺之地,南有蕭梁北是契胡,區區傀儡皇帝根本難以捏合這股力量。所以在張寧看來,這些元魏的宗室遲早會麵對現實,各尋出路。

這般瞧來的確是爾朱榮實力最為強橫,如斛律金所言,其也終將要著眼於關隴之地。

當初元修義與蕭寶寅受命領兵入關,西擊自立為帝的羌人莫折念生,雙方互有攻伐,成敗難論。

其後元修義與蕭寶寅廣施招攬、安撫之策,分化叛軍,致使天水人呂伯度叛降朝廷,叛軍節節敗退。

本以為朝廷軍將趁勢蕩平關隴反叛,不想河陰之變的消息突然傳來,元修義大驚立即率軍意圖東歸回朝。出身南朝皇室的蕭寶寅也由此生出二心,想要在長安擁兵自立。

莫折念生趁此機會重新穩住腳跟,並領輕騎突襲元修義,使其大敗逃回長安城中。

不久後,見突圍無望的蕭寶寅索性夜斬元修義後開城投降,因功被莫折念生封為太傅,羌秦由此儘取關隴。

念及於此,張寧吐出一口濁氣:“洛陽雖為曆代所都,可實為邊界,南與蕭梁僅隔荊州,除虎牢外幾無屏障。

西又與關隴相接,若關隴穩固便是後方,但要是關隴為他人所掌,就是心腹之患。

爾朱榮欲遷都晉陽也是有此考慮。”

此刻乃是巳時,陽光帶著熾熱之意照來從窗間射入,可見無數煙塵在其中飄蕩。

盧氏仆從遠遠候在院門處,院內斛律金幾人坐於一堂,凝神聽著張寧娓娓道來。

“爾朱榮此人極信鬼神之說,河陰時擅殺群臣就已是存了嬗代謀逆之心,但因為鑄造金人以卜吉凶而不成,方才認為時機尚未成熟,這才扶立偽帝。

但其定然還是賊心不死,先定青徐再平關隴,就能徹底免去其後顧之憂。

取下關隴之時,就是其嬗代之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