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歌謠問世》(2 / 2)

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

後漢三,國誌四。兼證經,參通鑒。

讀史者,考實錄。通古今,若親目。

昔仲尼,師項橐。古聖賢,尚勤學。

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

彼既老,猶悔遲。爾小生,宜早思。

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眾稱異。爾小生,宜立誌。

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

彼穎悟,人稱奇。爾幼學,當效之。

蔡文姬,能辯琴。謝道韞,能詠吟。

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

晏雖幼,身已仕。有為者,亦若是。

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

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

揚名聲,顯父母。光於前,裕於後。

人遺子,金滿贏。我教子,唯一經。

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

注釋譯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解釋】人出生之初,稟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隻是後天所處的環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習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彆。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解釋】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解釋】前朝時期,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折斷了織布的機杼來教育孟子。

4、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解釋】前朝時期,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5、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解釋】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隻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6、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解釋】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那麼到老的時候都很難有所作為的。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解釋】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8、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解釋】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裡學習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9、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解釋】前朝人氏: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該實行和效仿的。

10、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解釋】前朝人氏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愛。

11、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解釋】人生急當首務者,莫大於孝悌,故人事親事長,必要儘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見天下之事,以廣其所知,多聞古今之理,以廣其所學。知十百千萬之數為某數,識古今聖賢之事為某文也。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解釋】我賀蘭山基地五部即將教授十分先進的“十位數計算方法”它采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後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釋】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麵。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14、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

【解釋】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係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準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

【解釋】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複,永不停止。

16、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

【解釋】東、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

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

【解釋】“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據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字和組合變化而產生的。

18、十乾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解釋】“十乾”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乾”;“十二支”指的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記。

19、曰黃道,日所躔。曰赤道,當中權。

【解釋】太陽行走的軌跡叫做黃道,大地所在的平麵位於中間,這個平麵叫做赤道。根據咱們古代古人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不知道地球是球體,所說的赤道應該就指的是所生活的平麵。

我們所處的這個球體一直不停的圍繞太陽運轉,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係(太陽外圍最大的星係)中心運轉。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我們所處的球體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

20、赤道下,溫暖極。我中華,在東北。

【解釋】在赤道地區,溫度最高,氣候特彆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方向,氣溫逐漸變低。目前咱們大唐諸侯國是地處所在的球體的東北邊。

21、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解釋】咱們大唐諸侯國的氣候冷暖勻稱而有霜露。右邊是高原,左邊是大海。

22、曰江河,曰淮濟。此四瀆,水之紀。

【解釋】咱們大唐諸侯國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咱們大唐諸侯國河流的代表,也是自古以來我們所有文明的起源之地!

23、曰岱華,嵩恒衡。此五嶽,山之名。

【解釋】咱們大唐諸侯國的五大名山,稱為“五嶽”,就是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北嶽恒山,這五座山是中國大山的代表。

24、古九州,今改製。稱行省,三十五。

【解釋】自前古大帝至今,咱們大唐諸侯國以轄九州統管全國,現為省,總共三十五個。

25、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

【解釋】儒家文化人氏、農民、各個作坊工人和到處行商的商人,是咱們大唐諸侯國之不可缺少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26、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釋】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作為處事做人的標準,社會就會永葆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2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陸。

【解釋】除了人類,在咱們所居住的球體上還有花草樹木,這些屬於植物,在陸地上和水裡到處都有。

28、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

【解釋】蟲、魚、鳥、獸屬於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裡遊。

29、稻粱菽,麥黍稷。此六穀,人所食。

【解釋】咱們大唐諸侯國老百姓生活中的主食有的來自植物,像稻子、小麥、豆類、玉米和高粱,這些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