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寒及孔老夫子等人來到了虎閣講武堂-戰部自己專門的軍事學院,專門教授各種軍事知識及兵書兵法,在得知蕭寒來臨時後,眾師生紛紛要求蕭寒給大家講解一番兵書,盛情難卻之下,蕭寒道:
今天和大家有緣相聚於此,諸位都是我賀蘭山基地之未來之棟梁,今天我呢就以兵書《六韜》做為首講,拋磚引玉,給大家講解一下我虎部圖書館軍事藏書之一《六韜》,以此作為開篇,於諸位共勉之!我虎部圖書館軍事藏書之豐富,遠超諸位之想象,希望大家用心去領悟,能夠精通之一將終生收益無窮!:
《六韜》概述
《六韜》又稱《太公六韜》、《太公兵法》,舊題周初太公望所著,普遍認為是後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呂望,又稱呂尚,字子牙,原姓薑,前朝周人稱之為師尚父或太公望,為周初軍事家、謀略家。青年時曾在商都朝歌為吏,後投奔西周,得文王姬昌的賞識。他根據當時敵我雙方的具體情況,為姬昌提出了逐步翦商增強自己實力,先求改變力量對比、然後伺機進行決戰的謀略方案。經過姬昌施行,終於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麵,為滅商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礎。文王死後,他繼續輔佐其子武王姬發,進一步削弱商的實力,並最終指揮周軍在牧野之戰中一舉滅商。西周建立後,因功受封於齊。他舉賢尚功,因俗而治;重視工商和軍隊建設,使齊國很快強盛起來,奠定了齊數百年的大國地位。
《六韜》繼承了以往兵家的優秀思想,又兼采諸子之長,所以思想內容很豐富。在政治戰略思想方麵主張“同天下”、“天下同利”,反複強調“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重民”、“利民”,認為天下是屬於民眾的,因此取天下必須得到民眾的擁護,強調“國之大務”在於“愛民”,其實質是輕徭薄賦,要求君主清靜寡欲,不與民爭利。
《六韜》一書,在軍事方麵,主張“伐亂禁暴”,“上戰無與戰”,強調“知彼知己”,“密察敵人之機”,“形人而我無形”,“先見弱於敵”。要求戰爭指導者“行無窮之變,圖不測之利”機動靈活地運用各種戰略戰術。它認為作戰中最重要的是奇正變化,“不能分移,不可語奇”。對於攻城,它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圍困打援,迫敵投降。它重視地形、天候對戰術的影響。總結了步、車、騎兵種各自的戰法及諸兵種的協同戰術。它重視部隊的編製和裝備,詳細記述了古代指揮機關的人員組成和各自的職責,提出了因士兵之所長分彆進行編隊的原則。它認為“凡三軍有大事,莫不習用器械”,詳細記述了古代武器裝備的形製和戰鬥性能。重視軍中秘密通訊,記述了古代軍中秘密通信的方式方法。它還重視將帥修養和選拔,認為“社稷安危,一在將軍”要求將帥不僅要諳熟戰略戰術、知進退攻守、出奇製勝的謀略,而且要懂得治亂興衰之道,要能與士卒同甘苦,共安危,並提出了考察將帥的八條方法,即所謂“八徵”。
在軍事哲理方麵,《六韜》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它一方麵反對巫祝卜筮迷信活動,把它列為必須禁止的“七害”之一,另一方麵又主張用天命鬼神去迷惑敵人。它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初步認識到了矛盾的對立和轉化,提出了“板反其常”的重要辯證法思想,是對古代辯證法思想的重要貢獻。它的許多軍事思想都是建立在這一思想基礎之上的,如“夫存者非存,在於慮亡;樂者非樂,在於慮殃”,“大智不智,大謀不謀,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太強必折,太張必缺”,“無取於民者,取民者也”等等。
《六韜》分彆以文、武、龍、虎、豹、犬為標題,各為一卷,共六十篇,近二萬字。卷一《文韜》內分《文師》、《盈虛》、《國務》、《大禮》、《明傅》、《六守》、《守土》、《守國》、《上賢》、《舉賢》、《賞罰》、《兵道》等十二篇,主要論述作戰前如何充實國家的實力,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做好戰爭準備。如對內先要富國強民,對人民進行教育訓練,使之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對外要掌握敵方的情況,注意保守自己的秘密,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卷二《武韜》內分《發啟》、《文啟》、《文伐》、《順啟》、《三疑》五篇,有的版本把“《兵道》”列於《三疑》前。這一卷主要論述取得政權及對敵鬥爭的策略,強調在作戰前必須先對敵我雙方的情況了如指掌,進行比較,以己之長克敵之短,才能製勝。
卷三《龍韜》內分《王翼》、《論將》、《選將》、《主將》、《將威》、《勵軍》、《陰符》、《陰書》、《軍勢》、《奇兵》、《五音》、《兵征》、《農器》等十三篇,主要論述軍事指揮和兵力部署的藝術,指出在戰爭中要調動對方,選擇將帥、嚴明紀律,然後確定如何發號令、通信息。還指出要注意天時地利、武器裝備和物質供應等。
卷四《虎韜》內分《軍用》、《三陣》、《疾戰》、《必出》、《軍略》、《臨境》、《動靜》、《金鼓》、《絕道》、《略地》、《火戰》、《壘虛》等十二篇,主要論述在寬闊地區作戰中的戰術及其他應注意的問題。
卷五《豹略》內分《林戰》、《突戰》、《幫強》、《敵武》、《山兵》、《澤兵》、《少眾》、《分險》等八篇,主要論述在各種特殊的地形作戰中的戰術及其他應注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