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韜一》(1 / 2)

蕭寒對堂下虎閣學員道:

“那我們就從《六韜》順啟篇章開始說起:文王問太公曰:“何如而可為天下?”

太公曰:“大蓋 天下,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能約 天下;仁蓋天下,然後能懷 天下;恩蓋天下,然後能保天下;權蓋天下,然後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 ,則天運不能移,時變不能遷。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故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 之。徹 天下者,天下通之;窮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處之。”

其意思為:周文王問薑太公:“怎樣才能治理好天下呢?”

太公回答說:“器量蓋過天下,然後才能包容天下;誠信蓋過天下,然後才能約束天下;仁愛蓋過天下,然後才能使天下歸附;恩澤蓋過天下,然後才能保有天下;權勢蓋過天下,然後才能不失去天下;遇到事情能當機立斷並且毫不猶豫,天運就不會改變,即便四時更替也不會動搖。隻要這六個條件都具備了,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因此,為天下人謀利益的,天下人就歡迎他;使天下人受到禍害的,天下人就反對他;讓天下人得以生存的,天下人就稱道他的仁德;使天下人遭到殺戮的,天下人就會毀滅他;讓天下人通達的,天下人也會助他的事業通達;讓天下人受窮的,天下人就會仇視憎惡他;讓天下人安居樂業的,天下人就會把他當作依靠;給天下人帶來危難的,天下人就會把他當成災星。天下並非是一個人的天下,隻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久處君位。”

本篇闡述了治理天下的方法,君主如果能在心胸、信譽、仁德、恩澤、權力、處事這幾個方麵做好,就可以很好地統治天下了。然後通過對比利與害、生與殺、徹與窮、安與危這幾組對待天下的不同方式,分彆展示了天下人所表現出的不同態度,最終闡明了一個道理,即“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處之”。

六韜三略 --- 卷二 ---武韜

武王問太公曰:“予欲立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強、離親 、散眾 ,為之奈何?”

太公曰:“因 之,慎謀,用財。夫攻強,必養之使強,益之使張 。太強必折,太張必缺;攻強以強,離親以親,散眾以眾。凡謀之道,周密為寶。設之以事,玩之以利,爭心必起。欲離其親,因其所愛,與其寵人,與之所欲,示之所利,因以疏之,無使得誌。彼貪利甚喜,遺疑乃止。凡攻之道,必先塞其明,而後攻其強,毀其大 ,除民之害。淫之以色,啖 之以利,養之以味,娛之以樂。既離其親,必使遠民,勿使知謀。扶而納之 ,莫覺其意,然後可成。惠施於民,必無愛財。民如牛馬,數餧 食之,從而愛之。心以啟智,智以啟財,財以啟眾,眾以啟賢。賢之有啟,以王天下。”

其意思為:

周武王問薑太公:“我想建功立業,但有三點疑慮:我擔心自己的兵力不足以進攻強敵,擔心離間不了敵方的親信,擔心瓦解不了敵方的軍隊士兵。您看該怎麼辦呢?”

薑太公回答說:“首先要因勢利導,其次是慎用計謀,最後是運用財力。進攻強敵,一定要慫恿他,使他的氣焰更加強勢;放任他,使他更加猖狂自大。氣焰太過強勢的,就一定會遭受挫折;性子太過狂妄的,一定會導致失誤。因此,想要進攻強大的敵人,一定要先助長他的強勢,等他驕傲自滿,再趁機進攻;想要離間敵人的親信,一定要先收買敵人的其他心腹,讓其散布流言;要瓦解敵人的軍隊,一定要先給敵國的士兵民眾以恩惠,讓他們的心歸順我。運用計謀,周密最為重要。設想許多對付敵人的方案,以豐厚的利益誘惑敵人,敵人內部必然會起爭奪利益之心。要想離間敵國君主和親信寵臣之間的關係,應該根據他們的喜好,給予那些寵臣一些好處,送給他們所想得到的東西,許諾給他們豐厚的利益,疏遠他們和君主之間的關係,讓他們無法有所作為。他們因為得到了好處而非常高興,就不會對我們的圖謀產生懷疑了。一般來說,進攻強大敵人的方法是,先阻塞對方的戒備心,然後再進攻他強大的軍隊,摧毀他龐大的國家,以解除百姓的痛苦。蒙蔽敵君耳目,消除其戒備心的方法是:用女色讓他沉溺於淫樂,用厚利滿足他的欲望,用美味佳肴填滿他的肚子,用靡靡之音迷亂他的心誌。既然已經離間了他的親信,還須進一步使他疏遠自己的民眾,不要讓他識破我們的計謀。引誘他不知不覺間慢慢落入我們的圈套,然後就能取得成功。將恩惠施於民眾,千萬不要吝嗇財物。民眾如同牛馬一樣,經常喂養他們,他們就會順從並親近主人。心靈可以產生智慧,智慧可以產生財富,財富可以贏得民眾,民眾中可以湧現出賢能人才。大批賢才湧現出來,就可以輔佐君主統治天下了。”

第三:文韜文師第一

文王將田,史編布卜曰:“田於渭陽,將大得焉。非龍、非彨,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遺汝師,以之佐昌,施及三王。”

文王曰:“兆致是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