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入眼處,天地一片白色,馬蹄聲傳來。人影未現,蹄聲先至。雪白的儘頭,漸漸出現在眼簾之中,鮮紅地旗幟,在寒風之中,獵獵作響。馬蹄之下,無數雪花濺起,身後留下雜亂的一排馬蹄腳印。馬車之中,藍衣又為老夫人體內輸入一道內力。“老夫人,我們到了。”伸手慈愛地揉了揉藍衣的頭,老夫人和藹地笑道:“你若是不嫌棄,以後就如閒兒那般,稱呼我為奶奶吧。”“這……這……”藍衣臉色突然泛起些許紅暈。自己這算是得到認可了嗎?雖說自己跟著公子,本不在意這些,但能夠得到長輩認可,心裡還是很開心地。“奶奶。”藍衣隻是猶豫了一下,然後甜甜喊了一句。“哎,好孩子。”老夫人撫摸了一下藍衣地臉龐,眼中極為滿意。這一路走來,藍衣的種種表現,讓老夫人明白了,範閒為何去林相府退婚。那孩子,八成是喜歡眼前這個藍衣姑娘,而且動了真感情。初時,老夫人還以為,這丫頭不過是範閒身邊的一丫鬟,頂多就是平時暖床罷了。年輕人嘛,衝動,活力四射,生理需要。可以理解。可這一路上,老夫人被藍衣伺候得極為周到,各種細節,幾乎就沒有她想不到的。甚至比皇宮的嬤嬤,保姆,還要儘心。老夫人可以肯定,範閒身邊若是沒了這姑娘,估計都會度日如年,極為不習慣。再者,藍衣突破九品劍客的事兒,老夫人也是知道的。膚若凝脂,長相甜美,性情溫柔,那雙眼眸在麵對範閒時,老夫人在澹州曾見過一次,眼中全是範閒的影子,柔情似水,而且又身懷通天本事,最重要的是,身材也棒。能生養!如此佳人,如若範閒都不喜歡,老夫人估計都要執行家法了。雖然還沒見到範閒京都的那位未婚妻,但老夫人也從自己的渠道聽說過一些,與藍衣相比,老夫人還是覺得後者更適合範閒。遠在邊境統軍的範閒不知道,此刻奶奶已經替他決定了人生第一門婚事。這小子日後若是敢辜負藍衣,鐵定打斷他的腿。至於京都的婚約,看看再說。範閒的婚事,她不插手。但藍衣,必須娶,不娶,把腿打斷!城門的三百黑騎是來收押劉依依的,畢竟這可是首次出現在陳萍萍和慶帝眼中的歸魂成員,而且還是高層。兩人有太多謎團需要這個女人來解答。派來三百黑騎,意思之明確,態度之強硬,一目了然。但藍衣很果斷地就給拒絕了。開玩笑,我們琅琊閣抓的人,憑什麼給你們。再有,雖然劉依依的嘴很嚴,到現在依舊什麼都沒說,但藍衣有的是辦法讓她開口。除去她的廚藝不說,這個人活著,對藍衣還有大用。在江南,公子差點就死在了海棠心之下,此事,現在想起,藍衣依舊後背一陣冷汗。藍衣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第二次。藍衣已經接到範閒的密信,慶帝和陳萍萍,已經知道自己等人琅琊閣的身份。範閒最終,還是將這個重要消息透露給了藍衣。藍衣不知道公子為何會有此判斷,但公子既然如此說,定然有他的理由。不管原因是什麼,但既然這兩位慶國的最高掌權者既然已經知道了自己等人的身份,卻選擇按兵不動,如此一來,琅琊閣今後在京都諸事,性質可都不一樣了。雙方都是心照不宣,矛盾的激發,隻差一根導火索。藍衣的弈搏術雖然要稍弱範閒半拍,但也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對於當下形式,心中很是了然。眼前的三百黑騎,就是強硬態度的體現。咱們之間雖然心照不宣,但明麵上的身份和各種理由,劉依依,都應該交給我鑒查院。藍衣左手握劍,拇指輕輕撥動,拔出半寸劍身,所有人的瞳孔之中,一道劍光突然閃過,眼睛刺痛得厲害,修為稍弱些的,竟然流出一滴眼淚。藍衣微微上前一步,淡然自若,“劉依依對我家公子行刺,此仇不可不報,人,暫時關押於太平彆院。等審問出了結果,自會報備於院長。”言罷,藍衣再次上前一步。“公子有命,阻攔者,格殺勿論!”遠處的閣樓之上,言若海和朱格靜靜看著這一幕,兩人皆是微微皺眉。這小姑娘語氣好生霸道。格殺勿論?你哪兒來的底氣,敢和黑騎這麼說話?在這京都,上至文武百官,下至黎民百姓,見了黑騎,無一不是膽戰心驚。可這丫頭居然拔劍半寸……有點意思!“太放肆了,竟膽敢不將我鑒查院放在眼裡,何不將她直接拿下,將劉依依直接提走,與她這麼多廢話作甚?”朱格不滿地說道。院長明言禁令,自己和言若海,兩人不得插手此事,對此事,朱格心中極為不爽。京都事宜,可是他的職權範圍!聞言,言若海笑了笑,“直接拿下?那這點人手可不夠,她可不是一般的九品。再有,若真動手,依你之見,範閒回京之後,會不會在你的辦公室上方來上一招霸天掌。”言若海頓了一下,笑笑,繼續說道:“聽說林相府的閣樓至今尚未修好……”朱格臉色不太好看,卻也隻是瞬間,稍縱即逝。城府頗深。“此事自有院長親自酌辦,不勞你我費心。”臨末,言若海又叮囑了一句。城牆之下,場麵一時間有些僵持。不一會兒,城內一位黑騎隊長騎馬而來,眼中閃過一縷血紅色,看了藍衣兩眼,然後率領三百黑騎離去了。朱格再次皺眉,這老家夥真的老了!言若海也稍覺得有些出乎意料。院長雖然看重範閒,但也不至於如此吧?藍衣收劍,率隊入城。將劉依依交給前來接應的紅衣,押往太平彆院,藍衣自己則是護送老夫人前往範府。一番安排之後,藍衣也匆匆回了太平彆院。藍衣此番回京,還帶來了範閒的命令,命百裡守約即刻啟程,趕往北齊與梅長蘇會合,之後的一切行動,聽從梅長蘇的安排,按計劃行事。《餘年計劃》中的另一個關鍵環節,已經開始。而且,絕不容半點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