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夕陽開始緩緩下沉,天邊染上了一抹淡淡的金黃。
時間似乎在這座庭院裡被按下了快進鍵。
當袁紹回過神來,召一旁的家仆詢問時間時,對方回答已是申時。
然而雖說幾個時辰過去了,但被夕陽餘暉溫柔包裹的士人們卻絲毫感不到疲倦。
他們或站或坐,手勢飛舞,言語激昂,試圖用語言這把利器,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對方造成最高的傷害。
但是即使如此,三方的辯經之戰還是難分輸贏。
這也難怪。
早些年大儒們辯經一旦開始,就是十天半個月。
相比起來,這反而算是小兒科了。
當台上的一位士人結束自己的辯論之後,在下一個人即將站起的間隙中,袁紹站了起來,差人敲響了旁邊的鑼。
“諸位,已是申時,今天的文會且告一段落,明日再辯,如若不嫌棄的話,可以在袁府用完餐之後離開。”作為東道主的他說著,然後拍了拍手。
早已準備好的家仆們在聽到掌聲後,端著食盒魚貫而入,每個食盒裡都裝滿了各式各樣的佳肴,香氣瞬間彌漫在整個會場。
本來意猶未儘的士人們在聞到這股香氣後,肚子也不爭氣地發出咕咕的抗議聲。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
吃飯才是硬道理。
“袁君真是體恤我等,如此豐盛之宴,實乃難得。”一位士人拱手笑道。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附和,不著痕跡的拍起了袁紹的馬屁。
袁紹微笑著回應,“諸位都是當世之才,能聚於此共襄盛舉,乃袁某之榮幸。區區薄宴,不成敬意,隻望能為這連日的辯論增添幾分暖意。”
說著,他高舉起酒杯,“諸位,共飲!”
眾人聞言,紛紛舉起手中的酒杯,齊聲響應:“共飲!”
一時間,杯盞交錯,美酒入喉,伴隨著歡聲笑語,宴會的氣氛達到了高潮。
對於那些辯經經驗少的人來說,剛剛和對方還在互罵,卻轉瞬之間正常聊天,或許會感到非常尷尬,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
可對於那些辯經經驗豐富的人來說,他們不需要任何時間冷卻就能和剛剛還要拚個你死我活的對手正常聊天,甚至聊到興高采烈時勾肩搭背也不為過。
這些技能對於他們來說都是基操。
畢竟,人需要將工作和生活分開,將工作的情緒代入到生活當中就不值當了。
這個道理古人很早就明白了。
對於這些士人來說,今天不管文會上發揮怎麼樣,有沒有能幫自己揚名的機會,都是不確定性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而他們實際的到的、吃進到肚子裡的,確是袁紹府上的美食。
真好吃啊。
他們由衷的發出感歎。
甚至他們有的人已經打起了算盤,想在宴會結束後問問袁紹能不能割愛把廚子帶走,又或是讓自家的廚子來袁紹府上進修兩天。
確實,不是什麼樣的肉都能做得像袁紹府上的一樣,肥而不膩,合口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