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郡
郡府
一位身形魁梧,麵容威嚴,身披青色長袍的男人正端坐在案幾前,處理著案上的文書和卷宗。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此間的寧靜。
一位侍衛匆匆走進此間,他雙手抱拳,高聲稟報,“府君,有密信來報!”
男人聞言,眉頭微微一皺,隨即放下了手中的筆,目光如炬地望向侍衛,沉聲道,“呈上來。”
侍衛連忙遞上密信。
男人接過,拆開信封,迅速瀏覽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
“青州黃縣出現石碑?各地均出現童謠...祥瑞...”他低聲自語,隨即抬頭對侍衛吩咐道,“立刻請諸葛郡丞前來議事。”
侍衛領命,連忙轉身離去。
男人則站起身,走到窗前,凝視著窗外的天空,心中思緒萬千。
不多時,一位身高八尺,容貌甚偉的男人匆匆步入,臉上帶著幾分急切與好奇。
他拱手行禮道:“府君,急召我前來,所為何事?”
男人轉過身,將手上的密信遞了過去,“君貢看完便是。”
君貢,即諸葛郡丞,諸葛珪,諸葛亮的父親。
此時的諸葛珪剛剛步入仕途五六年的光景,他初為泰山郡梁父尉,在不久前,以“孝廉”或“茂才”之名被應劭賞識,隔郡征辟到泰山郡任泰山郡丞。
而泰山郡的太守此時為張舉。
十幾年後聯合烏桓起兵十萬反漢,自稱天子的張舉。
被劉虞懸賞逃出塞外的張舉。
諸葛珪神色一凜,雙手連忙接過密信,拆開細讀。
隨著閱讀的深入,他也露出了同張舉一樣的神色。
“青州黃縣出現石碑……”諸葛珪低聲自語,隨即抬頭望向張舉,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此事若為真,恐怕將引起天下震動,我們必須謹慎應對。”
張舉點了點頭,沉聲道,“正是如此,我召你前來,便是想聽聽你的看法。”
諸葛珪沉吟片刻,緩緩道,“或許......”
“或許吾泰山郡亦有祥瑞之兆也未可知。”張舉意外地接諸葛珪之言,然後不經意間詢問道,“君貢,我曾聽聞你近日有子嗣之喜,是男是女?”
諸葛珪聞言,先是一愣,還沒來得及揣測張舉上一句話中的深意,聽到了後句之後臉上泛起溫煦笑意,“回府君,確實喜得一子。”
“可曾取名?”張舉連忙追問。
“單名一個‘瑾’。”諸葛珪回道。
張舉沉吟片刻,細品其名,遂撫掌而讚道:“瑾,瑾瑜,美玉也,誠為佳名!其如瑾瑜般溫潤而有光澤,才智卓絕,未來或為我泰山郡之翹楚。”
“我曾聽聞,近日城中流傳著一句童謠,‘尚書現,聖人出。風雲順,天下安。’君貢可曾聽聞此言?”
“略聽一二,確有此聞。”
隨即他的話鋒一轉,語重心長地說道,“如今宦官專權,朝政日非,吾輩身為臣子,憂心如焚,如此一想,幾十年後,風雨調順,天下安穩瑾兒可真是生在了一個好時代啊,不像我們.......”
張舉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他長長地歎了一口氣,然後目光嚴肅地看著諸葛珪,緩緩說道,“吾知你家學淵源深厚,務必悉心教導瑾兒,使其明理識通,深諳忠孝之道。”
“未來之事,不可預知,然而吾衷心希望瑾兒能成為一股清流,助力國家興盛,掃除奸佞,還我大漢一個朗朗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