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量士人的湧入,都內獄的含金量現在直逼太學。
魯迅曾經說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大概意思就是說這是簡陋的房子,隻是我品德好就不會簡陋了。
周樹人也曾經說過,天堂隻是因為有我在才被稱為天堂,地獄正因為我不在所以被稱為地獄。
後來也衍變成了另外一句話:真正的天堂你可以罵是地獄,但真正的地獄你隻能誇它是天堂。
這句話是泰戈爾用來映襯魯迅那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時所說的。
就連孔子聽了,都說“何陋之有?”
當然,這一切的實質直指核心——部分物品的價值是人所賦予的。
像是都內獄這種本來被人詬病的場所,正因為陳蕃、李膺的事跡而被士人們所推崇,而此刻也正因為這麼多士人彙聚所暫時性地被賦予了超乎其本質的價值。
甚至,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此時的都內獄比太學要更適合傳道受業解惑。
因為他們做到了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過程。
抓捕,還在源源不斷地行動著。
都內獄,人越來越多。
而此刻,牢房門再次被人猛地推開。
正當牢房內的八人以為他們將迎來新同僚的時候,兩個士兵闖了進來,指著他們喊道,“出去、都出去、麻利點!”
八人麵麵相覷,心中滿是疑惑和不解。
難不成...他們要釋放了?
沒有任何前兆,沒有審訊,一切似乎都來得這麼突兀,那麼不可思議。
聽到士兵的話,孫父麵露喜色,掙紮著便要起身向外走去,這時他聽到一道聲音從後方傳來。
“我不出去!”
“平白無故把我抓了進來,又沒有任何理由就把我放出去,這算怎麼一回事?”
“我的冤情還沒有得到解決,名聲還沒有得到恢複,我又豈能離開這裡?”
孫父聞言,先是一愣,然後緩緩地扭頭向後看去。
隻見說話的人是他兒子最好的朋友子佩。
也不光光是子佩,就連伯琛和其他六位士人也紛紛附和道。
“不給我們一個交代我們絕對不出去!”
“天理昭昭,公道自在人心!”
“天子腳下到底還有沒有王法可言!”
“沒有說法,我就一直睡在這兒,死都不會離去!”
牢房內的氣氛瞬間變得熱烈而激昂。
孫父見狀,假裝隻是伸個懶腰,隨意走走,又...悄然坐了回去,坐到了牢室的後方,和七個人坐到了一起。
他不能在自己兒子朋友的麵前給兒子丟臉。
他也不想讓自己丟臉。
隻是...腰好酸。
孫父內心裡發出片刻的哀嚎。
當然,這種情況在士人集體中一點都不例外,甚至早有先例。
早在第二次黨錮之禍中,當時被捕的大多都是天下名士,也像今天一樣一同被關在都內獄中。
而度遼將軍皇甫規則因為自己不是“黨人”且沒有被抓進都內獄而深以為恥,他多次上書“臣宜坐之”,要求漢桓帝連自己一塊兒治罪。
漢桓帝...沒有搭理他。
皇甫家族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家族,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而正當這間小小的牢房中,群情激奮的時候,隻聽見麵前那位的士兵突然嗤笑道,“誰說要放你們出去?美的你們。”
士兵的話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牢房內激昂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