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等著吧(1 / 2)

扶明錄 浪得虛名 3783 字 7個月前

曲阜,衍聖公府。

天乾物燥,心火焦熱,孔府家主孔胤植這幾日煩悶又焦慮,今年是他五十三大壽,也是朝廷剛剛授予其長子孔興燮二品冠府的好日子,卻遇到了一件極為棘手的事。

自二十四年前,他伯父孔尚賢無嗣過世,他得而繼任衍聖公,如今已二十餘年過去,這期間得百姓愛戴得帝嘉獎無數,可謂風調雨順,卻沒成想在大壽之年,竟遇道了事關孔府存亡的棘手之事。

數日之前一僧一道一尼在孔府門前論道,話鋒卻是針對衍聖公,言其沽名釣譽無恥至極,毫不留情麵的一把將孔府的遮羞布扯的乾淨,赤果果的暴露世人眼下。

隨即難民湧進城要孔府放糧賑災,其實這對於孔府來說並非多大的事,些許糧食罷了,讓其深感恐懼的事,那損害孔府的輿論卻愈演愈烈,不僅僅是在難民中傳播,連城中百姓也開始毫不忌諱的議論紛紛。

此時,便是街頭小兒張口也能罵他孔府,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七朝貳臣……世修降表,道德敗壞無恥至極,何以為人師,何以為聖人……

這波輿論讓孔府上下坐立不安,有種很不好要出大事的感覺,數千年來,老百姓要造反總要找個由頭,找個泄憤的地方,有人殺富紳,說為富不仁,有人殺官,說官逼民反但從未有針對孔府的,事實上孔府是文人文官敬奉的神,普通老百姓也敬重無比,甚至連賊人造反也不敢說些不逆之言。

必定不管誰造反,誰得天下都需要孔府來穩定人心,而這個時代,文人是支撐社會的頂梁柱,穩天下,就先要穩文人士子,那就要穩他們的神,這也是千百年來,朝廷為什麼要一代代的供著孔夫子的根本緣由。

可眼下,竟然有人對孔府下手了!

而且還是在平民百姓裡最具號召力的,僧道尼!

話說孔胤植怎麼能不害怕!

因為他已經得到了最新消息,如今已不僅僅是曲阜城內輿論沸騰,城外十裡八鄉的平民百姓正朝曲阜集結而來,而且聽聞周邊的泗水,鄒城,寧陽縣境內皆有此傳聞,孔府如今已是臭不可聞了。

隻怕要出大事了,孔胤植再也無法沉住氣,急急從後門去了縣衙,尋知縣孔胤淳(一說,孔貞堪)去商議對策,眼下當務之急並非控製輿論,因為並不知輿論源頭來自哪裡,而是要封城!

封城可以斷絕城外輿論傳播以可將危險拒以城外,剩下的就好辦了,在城裡好好搜索輿論源頭,同時控製輿論,至少以城中這數百難民也搞不起什麼大動靜。

兩人本就是同族,一拍即合,而且先前已有數次聯手禦敵的經驗,比如往年有白蓮教造反,暴民暴動,都被其聯手壓製住了,隻不過這次明顯是衝著孔家來的,而且先製造孔府不仁不義不忠的輿論,讓他們難以上來就施辣手,否則正好坐實輿論的真實性了,這是棘手之處,便決定,先奉承,緩緩圖之,最好能以最小的代價平了這事。

所謂的代價,無非就是糧食,極有可能就是難民餓慘了受人蠱惑前來鬨事,一旦有的吃了,自然散去。

隻是孔胤植還是太小瞧了常宇的手段,確切說是小瞧了李慕仙的本事,古往今來但凡暴動造反的皆有宗教的影子,宗教在這個時代的蠱惑力度簡直駭人聽聞,後世有句話說的很貼切,傳教如傳銷。

信教的和信傳銷的都是窮人,都是想著發財的。

這個時代正式窮人最多的時候,隻需有人點火他們自己就會給自己打雞血,後世那種環境都還有那麼多前赴後繼的傻子入套甚至其中不乏高學曆的人都能被洗腦,眼下這些大字不識一個隻想吃飽肚子,發點財的平民百姓,哪裡經得起的李慕仙的蠱惑。

“孔府不仁,失德不配聖人之名,吾等當取其自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曲阜周邊縣境,一僧,一道,一尼,在短短三天內各自蠱惑了數千之眾信徒,正在蓄力待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