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供銷社(1 / 2)

讀檔重來 其路悠然 5288 字 2024-08-15

現在有了牛車作為運輸工具,林正陽就可以做更多的米糕了。

所以第二天他直接用100斤大米做了150多斤的米糕,他想著,水泥廠門口應該消化不了這麼多,肯定賣不完,而他可以先到醫院門口去賣一部分。

昨天他在醫院門口觀察了一下,人流量還挺多的,而且也沒有人擺攤,大概是因為醫院在縣城中心,沒有人有膽子在那裡擺攤。

不過他林正陽可不怕,如果不是他現在隻能賣米糕,要是他有能進水果的渠道,立刻就轉到醫院門口賣水果去。

可惜這個年代還有農產品統購派購製度,大部分農產品的都銷售給了國家進行統銷,水果這類的經濟作物種植本來種植的就少,大批量要賣也是賣給供銷社。

鳴山縣農業種植的經濟作物大都是甘蔗和木薯,這兩樣作物裡,甘蔗是賣給糖廠,木薯賣給澱粉廠,售賣都是按噸賣,才十幾元一噸。

他們鳴山縣農民的收入都是通過種植這兩樣農作物,所以地多收入就多。

水果這類的經濟作物,在他們縣還沒有大規模種植,也就是在家裡院子種上的一兩棵果樹而已,想要做水果買賣很難。

早上10點,林正陽帶著150斤米糕先去了醫院門口擺攤,沒有想短短一個半小時,就賣出去五十斤,大都是過來看病人時買的。

米糕這類食物還真適合病人食用。

在醫院稍微買了一段時間後就離開了,趕在十二點前到水泥廠門口擺攤繼續開賣。

生意火爆,大概是經過昨天一晚的發酵,來買米糕的工人很多,100斤米糕很快就買完了。

半天的時間,林正陽今天做的150斤米糕全部賣完,收到了40多塊錢和一些糧票。

在牛車上數著毛票的林正陽是掩蓋不住的喜悅,把錢數了又數。

駕著牛車林正陽來到了縣城的供銷社,他今天要買的東西有點多。

糧所就在供銷社邊上,不需要他跑太遠,他就就隨便問一問米價是多少。

他不能總是用老丈人家的米,兩千斤說是很多,可是一大家子十幾口人的糧食,是要吃到今年六月份。

所以他往後米糕的大米要自己在外麵購買。

今天先在糧所買,他已經在糧所門口跟晃蕩著的票販子換好了糧票,後麵可以在村裡跟村民們買,這樣便宜很多,也不用換成糧票了。

然後他還需要買一些白糖和紅糖,花生不論是他家還是老丈人家都有很多,不需要買。

買完米後,他先是在供銷社賣完糖,然後問了供銷社的售貨員現在社裡有的貨物,了解到正好有一些葡萄乾,想著可以加進米糕裡,於是花大價錢買上一斤。

最後他買了三斤豬肉,還有一包大白兔奶糖。

肉票也是跟票販子換的,提了二成的價才換到。

離開供銷社後,林正陽又去了一趟黑市詢問有沒有舊三輪自行車。

結果很失望,並沒有。

就在林正陽準備失望而歸的時候,他靈機一動,問他們可不可以幫著把兩輪自行車改造一下。

就是找人用鋼管焊出一個裝載的架子來,可以拆卸安裝在兩輪自行車右邊,承載兩三百斤問題應該不大。

改造出來的樣子就像挎鬥摩托車。

林正陽還把樣式畫了出來,詢問能不能幫著找人做,畢竟他們有人脈。

黑市的人看了圖紙後,說他們可以幫著做,報價是不帶自行車隻做車鬥架子二十塊錢。

林正陽思考了一下,還是向他們下單了。

二十塊錢確實有點貴,但牛車隻有四天可用,他需要趕快搞定交通工具,貴是貴了點,讓他們幫著做可以省些麻煩。

於是

林正陽交了三塊錢定金後,告知兩天後就可以來拿。

……

林正陽回到上饒村已經是下午四點多。

在院子裡停好牛車,把牛拴到牲畜棚,然後給牛喂一些草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