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虜破滅的快感(2 / 2)

對於19世紀初的法國來說,哥薩克人是沒有見過的外國人,拿破侖當時到處散布謠言,說俄羅斯士兵都會活生生吃掉信仰天主教家庭的嬰兒,尤其是哥薩克人,他們是披著人類外衣的獨眼巨人。

結果巴黎人看到的卻是留著哥薩克胡子的有教養的年輕人。

接下來一直到達武反攻巴黎的這五個月,這幫哥薩克們就在香榭麗舍大街安營紮寨,儘情歡樂,在紮利克瓦特的篝火旁跳舞,唱著豪邁的歌曲。從外表到飲食偏好,所有這些都讓法國人驚奇,甚至這幾個月在巴黎出現了時尚設計的哥薩克服裝。當地的馬販子也在樂此不疲的販賣著真正的頓河馬。

雖然最終俄軍被迫撤出了美麗的巴黎,也沒能征服革命的法蘭西共和國(這段時間拿破侖去掉了帝號)。多數俄軍也撤了回去。

但並非所有士兵都想從幸福的法國回到當時還是農奴製度的沙皇俄國,炮兵A.M.Baranovich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就這樣記載道。

“1813-1814年在法國的俄國士兵,約有四萬人當了逃兵。士兵們受雇於法國農民,法國人尊重勞動人民的態度、不錯的工資和當地的飲食讓她們樂不思蜀。尤其是法國地主的未婚女兒喜歡那些留著胡子的哥薩克小夥子。”

於是今天成千上萬的eu人乾脆在家譜裡大方承認,自己就是哥薩克人的後裔,他們驕傲是因為這些哥薩克們甚至擊敗了拿破侖。

許多現代法國人說起家族的傳說,都是關於哥薩克的勇敢地吸引了裁縫或麵包師的女兒,英勇地保護了她免受強盜匪徒的襲擊。年輕人彼此相愛是無可厚非的,但他來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因為哥薩克人永遠忠於自己的軍事誓言。

所以如今巴莉亞給予這麼優厚的條件,這些人便欣然接受。

“好了各位下去吧,我想休息一下。”當眾人散去後,這位波蘭指揮官看著剛才不斷感謝自己的人,愜意的躺在了真皮沙發座椅上,看著四周美麗華貴的陳設,摸著包裹著名貴皮毛的扶手。

“以後這個盧布林所有的稅金、所有的人口還有所有的軍隊,完完全全,都是我的財產了。有時候我真不明白蕾拉姐,明明那麼有才乾卻什麼欲望都沒有,難道沒有比這更為開心的時刻,阻撓你的人都悲慘死去,你站在他們的屍體上,揮霍他們的財產縱情高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