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理解帝國官製,首先要理解路易十八時代製定的十四級官秩表是怎樣一種存在,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就是波旁文學。反過來,弄懂官秩表是怎麼回事,對深入理解法蘭西文學也是很有幫助的。
曾經的波旁詩歌和小說中經常談論人物的官秩,往往不厭其煩地強調某某人是哪一等級的文官,某某人的軍銜又是如何如何。
為何官秩重要?這是因為路易十四改革之前的法蘭西是典型的封建王朝,知識分子的晉身之路非常狹窄,基本隻有為帝國政府服務這一條路,這條路又分為官僚機構和軍界兩個車道;其餘像律師或經商路線,基本沒什麼出頭可能。
更何況後來發動大革命還是一群巴黎的律師和行會商人,這更是讓剛剛在美洲立足的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如坐針氈。
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人在政府中的排名如何,基本決定了他的收入、地位和人脈關係。
和當年路易十四在凡爾賽馴服佩劍貴族一樣,新的帝國官秩也規定了所有官員在公共場合穿什麼衣服,戴什麼肩章,規定了彆人對他們的稱呼,能從事什麼工作。
對很多人來說,官秩賦予了他們抱負、品格,乃至人生意義。它對人的影響如此巨大,以至於單就外在而言,五級官員和九級官員看起來似乎都不是一個物種。
這就是為什麼帝國文學家們如此熱衷於描述一個人的官秩,然後根據他的級彆賦予他種種特征,以便於讓讀者一眼就能認出:
“啊沒錯,我見過的八級官員不就是這樣的嘛。”
1822年路易十八頒布官秩表的時候附加了很多法令,比如貴族必須服兵役,還有無論出身如何必須從最低的第十四級乾起。
不過這些法令有的被保留了下來,有的被鑽了空子,幾年之後就廢止了,但官秩表基本精神——為所有臣民廣開晉升之路(至少理論上如此)——還是得到了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