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沒有奸臣,都是賢臣!(2 / 2)

光耀門楣,指日可待。

張老夫人心中的願景,就這樣畫給了張老太爺,張老太爺一聽,也忍不住心動了。

曾經的他,不過是個落魄秀才,但也有朝堂上指點江山,戰場上揮斥方遒的雄心壯誌,可惜時運不濟,未能成行。

所幸,長子文治不錯,位極人臣,官居內閣首輔,算是代他圓了指點江山的雄心。

但武功方麵,三子原來在家鄉湖北荊州當右衛指揮僉事挺好的,受‘長子波及’,撤職進了京,整天待在府裡,本以為壯誌實現不了了,可老妻這麼一提點,張老太爺覺得對啊。

大明朝是以文治國,以長子的身份地位,以他以為的兩個家臣(王崇古、戚繼光)的能力,想必能保證不傷身體分毫,就能戰功無數歸來。

到時候,張家也來個侯,文治武功、雄心壯誌全部實現,也對得起自己名字中的‘文明’二字了。

“行,明兒就和大兒說。”張老太爺興奮道。

彆看張老太爺來京城時間不長,但家鄉的口音基本沒了,一口京片兒,可謂是地道。

解決了老三兒的事,張老夫人得到了認可,興致頭就更高了,道:“老四兒不是喜歡海,喜歡西洋玩意兒嗎?聽說來年開春後,朝廷就要向西洋發船了,讓大兒給四兒安個位置,管幾艘船什麼的,去西洋轉一轉。

我聽說,西洋來回一趟,隨便是個人,就能賺好些銀子,能管幾艘船,更花不完的是銀子。

大兒的內閣首輔,不能當一輩子,總有歸養的那天,三兒哪怕成了將軍,封了侯,但現在的朝製,爵位也不能代代相傳,隨終而終。

家裡沒有銀子可不行,讓四兒上船弄些銀子,以後子孫後代也能享福。”

早些年。

張居正還沒有進內閣前,張家的日子還是很清貧的,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都是由張老夫人操持的。

一大家子人,從睜開眼,就要穿衣吃飯,到處是花錢的地方,窮怕了,也精細慣了。

如今的張家門檻是高,但張家庫房裡真沒有多少銀子。

相府的一切花銷,都由朝廷包了,張老夫人看著庫房裡大兒當相爺那每月幾百兩的俸祿,和聖上不時的賞賜,以及不少‘家臣’們的孝敬,快一年了,庫房裡才增加了幾萬兩銀子,很是發愁。

少!

太少了!

僅靠大兒的俸祿,張家永遠發不了家,三兒再掙一份朝廷俸祿也不夠,光指著俸祿,遙遙無期。

於是乎,張老夫人動了心思,給兒子們劃了劃分,大兒文治,三兒武功,四兒撈錢。

這樣,張家世世代代,一直能有高官得坐,一直能有駿馬得騎,一直能有花不完的錢。

張老太爺轉過了身,望著老妻滿是讚賞,“我看行!”

“明兒說?”

“明兒說!”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