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的臉色很不好。
諸葛亮真的在三天內交付了十萬支箭雖然不是造的,是從曹操那邊“借”的。
不管這個箭是怎麼來的,周瑜其實都不計較,甚至箭支是不是足額,周瑜都不想派人去清點。
周瑜現在最憂心的是,三天時間,諸葛亮就製定了一次完美的作戰,從曹操的手裡騙來了這十萬支箭.易地相處的話,周瑜覺得自己做不到這樣。
這不是嫉妒,也無關心胸,周瑜單純就是想把諸葛亮的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
現在劉備軍還不算強大,並不足為慮,但如果等到擊敗曹操後,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很快就能壯大起來.這點周瑜是有經驗的,畢竟當初孫策下江東的時候,還不如劉備現在的勢力,可現在孫權不是坐穩了江東之主的位置?!
周瑜不想承認諸葛亮比他強,但即使有跟自己相似的才能,周瑜也不能放諸葛亮就這麼離去。
對了,還有那個張溪。
雖然魯肅一直不看好張溪,但那分跟誰比。
跟諸葛亮比,張溪肯定是不如諸葛亮的,現在周瑜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但如果跟江東的其他一些將領或者謀士比周瑜覺得,張溪要是來江東,搞不好能排進前五。
畢竟,又能出謀劃策,又能領軍打仗的人,現在的江東真不多,也就是周瑜,魯肅,張昭.呂範勉強算半個。
其他人不是純粹的文官,就是單純的武將,又或者是新投不久,又或者太年輕沒經驗,暫時不敢重用。
周瑜越想,越覺得諸葛亮和張溪這兩人,怎麼也不能讓他們活著回到劉備身邊。
隻是,現在周瑜也確實拿這倆沒有什麼辦法。
一來,孫劉聯盟還要維持,起碼在破曹之前,這個聯盟不能破裂。
二來魯肅堅決反對啊。
魯肅在某種意義上,是代表著孫權的意誌的,魯肅反對現在翻臉破壞盟約,也可以看做是孫權不想現在破壞盟約。
再者,魯肅說的也有道理。
“若都督能生擒曹賊,使北方生亂,此二人全憑都督處置。若不能,則我江東需獨麵曹賊,如此安得久乎?!”
周瑜也不是沒有戰略眼光的人。
如果這次隻是擊退了曹操,那麼確實需要劉備來幫著分攤壓力,不好跟劉備翻臉。
但如果這次能擊殺曹操,那麼北方必亂,劉備留著也是威脅,還不如早早的翻臉,趁劉備勢力不強的時候滅掉,江東還能占據江夏,獲得江北的屏障。
可惜周瑜有把握擊敗曹操,還真的沒有把握能擊殺曹操。
再加上.
“都督昔日與元長有舊,諸葛亮之兄諸葛瑾也在江東任職,都督何不請此人出馬,說服其弟來投,共效主公,豈不是一樁美事?!”
彆說,魯肅的主意,周瑜心動了。
如果諸葛亮和張溪同時棄劉備而投江東,那他周瑜還要殺人乾什麼,簡直是歡迎到不能再歡迎的了。
因此,周瑜暫時按捺下了殺人的心思,一邊沒事兒找張溪赴宴,互相聯絡感情,試探張溪投靠江東的可能性,另一頭則是派人去柴桑請來諸葛瑾,讓他幫著勸誘諸葛亮。
但.這事兒沒成。
當然成不了,張溪要是離開劉備,那也是去投靠曹操,誰會選擇東吳大帝孫十萬呐。
張溪可是知道東吳大帝是個啥德行的人的,在這種人手下做事,連張昭這樣的老臣,陸遜這樣相知四十年的知己,東吳大帝說翻臉就能翻臉的。
無關對錯,隻能說孫權這個人,前期還算是一個雄主,到了後期,根本就是一個沒有感情的政治機器,一切隻為了利益。
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實在是踏實不了。
所以嘛,雖然張溪挺尊敬周瑜的,但對於周瑜明示暗示的招徠意願,張溪完全當看不懂,不明白,不知道。
至於諸葛亮就更絕了。
他哥到了陸口,跟諸葛亮敘舊結束,才剛剛開了一個勸誘的頭,就被諸葛亮接過話頭去,反過來勸說諸葛瑾投奔劉備。
鬨得諸葛瑾非常的尷尬,知道自己的弟弟已經知道了自己的來意,索性就不再提這事兒了,兄弟兩喝酒回憶往事,喝完酒諸葛瑾就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