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葛亮視察(2 / 2)

現在一出手,擊潰了關中諸侯聯軍,重新占據關中,尤其是舊都長安,重新回到了曹操的控製之下,政治影響力是很大的。

諸葛亮為此也有些擔心,擔心曹操借機出兵漢中,攻滅張魯,進而進軍益州。

孫權要進軍益州,劉備還能以同盟之義,想點辦法阻攔一下,可曹操要進取益州的話,那劉備可就真的沒有任何辦法了。

張溪對垂是不在意,畢竟曹操要打下張魯也不是那麼容易的,身後的涼州集團不解決的話,曹操也不敢輕易的西進益州。

再一個.

“法孝直回益州了麼?!”

“開春便已跟主公告辭,如今當已回蜀中了元長問此做甚?!”

嗯,不為什麼,回去了就好。

等到下次法孝直過來,那就是帶著士兵,來請咱們主公入川了。

至於什麼時候嘛最晚不會晚於今年秋收之後。

諸葛亮不太懂張溪,感覺這家夥有時候真的是挺神神叨叨的。

不過這些事情也都完了,諸葛亮也該跟張溪一起討論一下,這個沼澤改造田的情況了。

一方麵,諸葛亮想知道,改造這十二頃灘塗的人力物力是多少,花費是多少,預計年收成能有多少。

另一方麵,諸葛亮也是想要確切的知道,張溪的防治辦法,是不是真的能有效的防治瘴氣。

如果真的能有效的防治瘴氣,那麼諸葛亮就要考慮移民充實荊南四郡的事兒了。

荊南多山不假,雲夢澤不好開發也不假,但荊南終究是丁口太少了,這樣下去隻會越來越弱。

而阻擋荊南移民的一大問題就是瘴氣,誰也不想來這種不毛之地送死。

如果能解決荊南瘴氣的問題,那麼諸葛亮移民過來就沒有了阻礙,再配合張溪如果真的能改沼澤為良田,那麼荊南發展起來就是時間的問題。

永遠不要低估這個時代人對土地的渴望,不管是平頭百姓還是世家大族,都不會嫌棄自己手裡的土地太多的。

這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由不得諸葛亮不親自過來看看。

然後張溪就給諸葛亮看了從來到長沙後,張溪做的各項記錄以及錢糧花銷滿滿一屋子。

諸葛亮看著直嘬牙花子。

“元長.何不精簡一二?!”諸葛亮翻看一篇竹簡,掃了一眼,無奈的問道。

張溪則搖搖頭,道,“若以精簡言之,恐不夠詳細.溪寒門出身,也無此能啊!”

這個跟是不是寒門出身沒關係吧?!

算了,慢慢看吧。

諸葛亮花了近十的時間,看完了一屋子的竹簡,也在張溪的陪同下,考察完了整個稻田和營區,對張溪的一些防治手段,終於有了明確的認知。

稻田的長勢還行,但長勢最好的稻田,預估畝產也最多就能達到中田,大部分都是下田的標準。

這個張溪也了,因為是第一年改造,不敢花大力氣去整治土地肥力,全靠自然生長,有這個長勢,已經算是意外之喜了。

諸葛亮也知道這個道理,甚至一直就這個產量,對諸葛亮來,也已經是很滿意了。

畢竟原來這裡隻是沼澤和灘塗,根本沒法用來種糧食的。

至於水利設施嘛,因為靠近湘江,張溪也沒做太多的改造,更多的是把重心放在了防洪排澇上,修建了不少的排洪溝,防止內澇。

就地勢而言,這些地方之所以會變成沼澤灘塗,也是因為地勢太低的緣故。

可以,到現在為止,張溪的沼澤改造田試驗,是初步成功的。

但諸葛亮再結合張溪那一屋子的記錄來看,最後依然猶豫不決。

無他,花費太高了。

光圍湖造田的人工成本就異常的高,一千人辛苦了快半年了,也隻是弄出了十二頃的下等田。

要知道,十二頃田地對個人來是很多了,但對一個勢力來,真的是九牛一毛,甚至這些田裡一年的產出,用來養活這一千人,還有所不足。。

當然,諸葛亮也知道這是前期成本,後期不會有這麼多的投入,也會隨著城鎮的發展,帶動其他行業的收入提高,人力成本是可以大幅度下降的。

但,現在的劉備集團,真的沒有那麼多的人力可以調動。

南郡剛剛到手,收攏人心還來不及,不可能貿然發動大規模徭役,更加不可能讓南郡的人來荊南服徭役。

大漢的徭役規定,征發百姓服徭役,隻會在本地百裡範圍之內,不會越地征發徭役的。

而荊南地區的丁口數量,又是真的不容樂觀,讓其他地方的流民遷移到荊南,又牽扯到回了瘴氣的問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