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書院的作用(2 / 2)

張溪告訴馬良,這個所謂的嶽麓書院,隻是張溪覺得荊襄之地,文氣頗盛,人才輩出,所以建造的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書院。

這個書院平日隻作為藏書之所,用來保存一些經史典籍,也提供一些房屋給遊學士子居住。

士子們經過官府允許後,可以閱讀書院中的典籍,也可以在這個地方以文會友,如果有大儒來訪荊州,或者荊州有大儒要效仿龐德公講學,這個嶽麓書院也可以作為講學之所。

簡單來說,這不是學校,就是一個帶宿舍的圖書館而已。

馬良一聽原來是這樣,頓時放心不少。

這種類似的東西,在東都洛陽,以及現在的鄴城也有,隻是藏書之用,能去這裡麵翻閱典籍的人,基本也都是世家之人。

隻要張溪不是找人上課教學,培養寒門人才,那就不算是動了世家們的經典解讀權和教育權這種麵子工程,就讓張溪去做好了。

反正世家們不相信張溪能找到多少所謂的經典放在這個圖書館裡,而沒有經典的圖書館,撐死也就是個客棧,你願意搞就去搞吧。

世家們也大多安心了不少,隻有司馬徽心裡嗬嗬,心說你們哪兒知道那個小輩的心眼。

司馬徽已經從自己的渠道知道了,張溪所說的紙張和雕版印刷術確有其事。

尤其是紙張,益州已經在各郡逐步推行這種不算新的文字載體,隻不過劉備並沒有強行推廣,而是弄了個什麼“代理權”,把發行權給到了本地世家。

掌握了紙張發行權的本地世家,自然會遭到其他世家的針對,但人家手裡的紙張是真的香——一張紙不過十錢到十五錢,寒門子弟都用的起。

而且這些掌握了紙張發行權的世家,在得到紙張的第一時間,並不是用來發售,而是把自家的典籍全部抄錄了兩遍,一部用來存檔保存,然後拿著另一部典籍,去跟其他的世家交換傳家典籍。

讓那幫本來持反對意見的世家們,心裡直癢癢。

不換吧,回頭這本經典的解釋權,可就是人家說了算的。

畢竟紙張在流通上的便宜占的大了去了,搞不好以後整個益州都是學人家做注釋的這本經典,以後人家就是正統了,其他都是偽說。

可換吧.有點丟麵子。

益州的世家們現在都挺矛盾的,既希望自己掌握紙張,但又反對彆人掌握紙張。

益州世家們可以繼續矛盾糾結,但在司馬徽看來,這事兒的大趨勢已經明確了。

如果在保證自己地位不受太大影響的情況下,世家其實才是最歡迎紙張的人。

那麼,張溪一旦建立了這個嶽麓書院,從益州那邊弄來一批紙製的經典存放在嶽麓書院裡你要不要去看看?!

這年頭,消息不通暢,同樣一本《論語》,在各地的版本都不一定相同,而做注,做解釋的人不同,各自的理解也不同。

荊州的世家大族們一看益州人做注的《論語》,發現跟自己的理解不同,那是不是要破口大罵?!

這關係到自家的立根之本啊。

那麼怎麼才能讓大家知道,益州世家對於《論語》的注釋是錯的,而荊州世家的理解才是對的呢?!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寫書批駁,或者索性把自己家對《論語》的注釋講解出來,給大家聽,讓大家來判斷到底誰的注釋是對的。

可你批駁的話,人家益州人肯定也不乾呐,必須要批駁回來這麼一來二回的,這個嶽麓書院,根本不需要特意安排人來講課授課,益州和荊州的世家們,自己都能把這個書院的所有老師都給包圓了,而且還是主動的,你不讓我講課我跟你急的那種。

表麵上看,張溪是一點都沒有要動世家對經典解釋權的意思,但實際上,這個小輩悶聲不響的,就把事情給做了。

現在的後輩,真的很了不起士元,元直,孔明等人都不可小覷,這個張元長,恐怕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然後,司馬徽就開始琢磨,張溪邀請他當這個嶽麓書院山長的事兒。

這種書院,將來免不了成為各個世家鬥嘴的地方,要是沒有一個足夠有分量的人壓住,還真的不容易開的順利。

這年頭的讀書人可不是什麼善茬,萬一說的火大了,親手砸了這個“妖言惑眾之所”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司馬徽,確實是張溪能請到的,最合適的人選。

而對司馬徽來說.他比龐德公差在哪兒?!

第一,司馬徽是外來戶,不算荊襄本地人。

第二,龐德公對荊州世家有恩,而司馬徽沒有。

第一個已經是沒法改變的事實了,但第二個,機會就擺在麵前。

如果司馬徽真的成了嶽麓書院的山長,那麼所有到嶽麓的士子都要受他一分香火情,而司馬徽如果能在書院的爭論中做出公正的裁定,那麼對各地世家,也都有一份恩義在。

這件事是一個刷聲望和恩義的絕佳去處啊。

為了這麼一個職位,司馬徽覺得自己豁出老臉去,幫張溪推薦一些本地世家中的優才,其實也不是什麼不能接受的事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