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又扯多了,還是說回荊州軍軍械。
在沒有太好的辦法改良遠程武器的情況下,張溪想來想去,好像就隻有從手持近戰兵器上想辦法。
關羽增加長刀兵的比例,不就是嫌棄長槍兵和盾牌兵不方便爬城牆進攻嘛想一個既可以野戰,同時也能攻城的兵器,不就好了?!
對此,張溪冥思苦想了好幾天,鎖定了兩樣東西。
一個,是樸刀,一個,是苗刀。
樸刀這東西吧,平時就是一把短刀,但隨時可以加上長柄,變成砍刀《水滸傳》裡宋江拿的那種就是。
可長可短的樸刀,既可以弄成短刀在攻城的時候進攻,也可以變成砍刀在野戰的時候發威,簡直是現在最理想的兵器。
至於苗刀嘛,那是戚大帥弄出來砍倭寇的,長度比現在的製式武器環首刀要長不少,刀身細,既可以用來突刺,又可以用來砍殺,倒是也能適合張溪野戰攻城通用的特性。
但張溪總覺得吧,苗刀的長度終究還是有點短了,遇到長槍啥的到底要吃虧,所以隻是把苗刀放在了備選,優先試製樸刀。
可這一試製吧,就出現問題了。
首先是工藝上的問題.其實這是張溪本以為最不可能出問題的地方。
自從前漢鹽鐵官營以來,官府在各地營造了不少的官營冶鐵區,有些地方的規模已經很龐大了。
數量巨大的冶鐵區,不僅帶來了大量的鐵質用具,更重要的,是讓冶鐵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拋開一些細節上的改進不說,中國古代的冶鐵技藝,從春秋時期開始出現,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完善,再往後的一千五百多年的時間,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不管是百煉鋼,還是炒鋼法,又或者是灌鋼法,其實在東漢末年的時代,就已經有了。
綦毋懷文的灌鋼法,也隻是結合了前人的經驗,對工藝進行了改良,提高了效率,並且第一次完整的記錄了下來。
跟蔡倫改進紙張一樣,綦毋懷文也隻是改良了灌鋼法而已。
所以張溪本以為,在冶鐵技術這方麵,張溪是沒有任何可以發揮自己穿越者優勢的地方除非你搞出高爐煉鋼來。
高爐煉鋼這玩意兒,張溪就認識“高爐煉鋼”這四個字,連高爐長啥樣都不知道。
但現實,卻並不是如此。
在這方麵,張溪是用一種後世人的眼光在看待問題,根本沒有結合這個時代的實際情況。
是的,這年月有百煉鋼了,但打造一把百煉鋼的兵器,那真的是費時又費力。
這年頭,連水力衝壓機都沒有,所謂的百煉,是真的讓鐵匠反複敲打,純靠人力,生生的砸上幾百下。
傳說,曹操為了打造五把百煉鋼刀,花了足足三年的時間才打造完成.用百煉鋼來打造軍械,真的就太奢侈了。
炒鋼法也有,但這個時代,這種技藝還真的不是普通打鐵匠能掌握的,基本都是一些老匠人的不傳之秘,傳男不傳女的那種。
而且炒鋼法的操作非常依賴打鐵匠的經驗和運氣,即使是經驗最豐富的打鐵老師傅,炒出鋼來的幾率也是百不存一,大部分能有熟鐵的程度就不錯了。
而且吧,炒鋼法對燃料的要求很高,用木炭肯定是不行的,必須要用煤炭。
可這年頭,煤炭真心不好找。
至於灌鋼法.連經驗最豐富的老鐵匠也隻是聽說過,但你要問他具體怎麼做——不知道。
張溪頓時無語,同時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出在哪兒了。
站在了後世的角度來看,東漢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灌鋼法,但並不代表這項技術已經徹底成熟,並且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了。
就好像西漢的時候就出現了紙張,東漢蔡倫已經改良了紙張製造工藝,可這會兒大家不還是用竹簡和絹帛作為文字載體呢嘛。
灌鋼法確實有了,但在這個時代大概是屬於私傳機密,也可能是技藝不完善沒有得到重視,所以大部分的鐵匠們都不知道有這回事兒。
工匠們不知道不要緊,張溪知道啊.綦毋懷文的灌鋼法又不是什麼很難理解的東西,就是讓生鐵和熟鐵互相貼貼,然後讓生鐵融化後融入熟鐵,調整熟鐵裡的含碳量嘛。
雖然不知道生鐵和熟鐵的比例應該是多少,但比例這種事兒多試驗幾次就行了。
不過這個方法依然有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跟炒鋼法一樣,這玩意兒費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