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文欽和陳式兩人在前軍展開不要命的衝陣對決後,張溪其實就很緊張。
真的很怕郭淮有樣學樣。
現在兩軍陣前的人數實在是太少了,張溪這邊滿員才100人,現在又已經傷亡了二十多人了,大部分的人還要負責擋住郭淮的軍卒進攻留在張溪身邊護衛的兵力,撐死了隻有一個小隊十個人而已。
張溪確實一向都很注意對自己本陣的保護,但這個人數的對決,這個數量的護衛,郭淮真的要衝過來的話,以郭淮的武藝,一個打十個,也不是不可能。
然後郭淮就真的衝過來了。
張溪那叫一個無語的還真的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不過也說得過去。
如今張南已經率軍夾擊了,隻要張溪這邊能繼續擋住郭淮的進攻,兩麵夾擊之下,郭淮是必敗無疑的。
換成張溪在這個時候,也會發動衝陣,隻不過張溪沒有這個武力值而已。
戰前的時候,張溪也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可能性,但兩軍對陣,主要是主將的排兵布陣的臨陣指揮,真正遇到衝陣危險的時候,其實真的很少。
因此,張溪雖然有做過預案,給自己安排了護衛,但,現在人數這麼少,也確實有些出乎張溪的預料。
但凡手裡能多一個小隊的機動兵力,張溪都不用擔心郭淮會單騎衝陣。
可不管怎麼說吧,張溪至少是想過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做的,所以也不算慌亂。
首先呢,退是不能退的。
千人級彆的對陣,戰場就這麼大點地方,戰場上發生了什麼都能看的一清二楚.一旦張溪選擇暫避郭淮的鋒芒,大家看到後會怎麼想?!
這年頭,講究的就是一個“將為兵膽”,你主將都退了,還能指望下麵士卒給你拚命麼?!
如果是幾萬人的戰場,隻要主將旗幟不倒,主將本人是在哪兒,是不是在躲避突襲部隊,大家都看不到,隻要看到將旗還在,那仗還能繼續打下去。
可如今的千人對陣,戰場還被人為的分成了三塊,發生什麼事兒,簡直是一目了然。
所以,張溪最先,也是最要緊的應對,就是不能後退,必須冷靜下來,在原地迎接郭淮的這一波衝陣。
其次呢,張溪趕緊下令,然護衛自己的小隊,按照戰前準備的那樣,開始結陣。
張溪的護衛小隊,構成跟前麵在作戰的普通士卒不太一樣.十人的護衛隊中,盾牌兵高達四人,長槍兵也是四人,苗刀兵僅有兩人。
這個配置,擺明了不是尋求進攻和近距離搏殺的,純粹就是立足防守,拒敵於外的配置。
張溪覺得,這樣應該就已經足夠了。
郭淮雖然是突陣,但本身他帶來的士卒也不多,大部分都被張溪的中軍阻擋在了陣前,郭淮的這次突陣,最多也隻能帶領少量的親衛,以自己作為“箭頭”,爭取打開一條通道而已。
這樣的突陣,不是軍陣突陣,要撕開缺口全靠個人武勇,本身難度大不說,能衝過來的士卒也不會太多。
好一點的結果,郭淮能領個十幾個人衝出來,最差的結果,可能就郭淮一個人衝過來而已。
一個小隊的防禦兵力,目的也不是要跟敵將爭鋒,隻是擋住一波攻擊後坐等自家士卒回援應該夠了。
第三嘛.其實張溪也不是沒有自保的手段。
雖然張溪的武藝是稀鬆平常了一點,隻是因為飲食結構更加合理,比這年代的普通人稍微強壯一點而已但張溪到底是穿越者啊。
張溪這個穿越者雖然沒有在穿越的時候攜帶什麼外掛,但張溪的身邊,有個在曆史上就經常製造外掛的人在。
沒錯,說的就是那個死魚頭,諸葛孔明。
為了應對這種有可能的危險,張溪問諸葛亮借用了一樣東西.雖然諸葛亮覺得這東西還不算成熟,並沒有太大的實戰意義,但用來防身,張溪覺得應該是足夠了。
所以.其實張溪還是有點信心,能擋住這一波郭淮的衝擊的。
而郭淮呢確實,有一說一,當郭淮想要依靠個人武勇發動衝陣獲取勝利的時候,就已經無法對戰局進行有效的掌控了。
可郭淮真的沒得選。
同等兵力下被兩麵夾擊,很少有不潰敗的可能,現在郭淮要獲勝,就隻能豁出命去,依靠個人武勇爭取勝利。
這是目前郭淮能想到的,獲勝可能最大的一種方式。
要想正麵突破張溪指揮的軍陣,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性,而張溪的身邊,郭淮也意識到肯定還有人護衛可這些問題,在郭淮眼裡,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