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張溪有些焦慮。
按理來說,如今馮習正在拚命的拖住張合,自己也已經領軍堵住了張合後軍的行軍路線,側翼還有柳隱在時刻威脅魏軍接下來的事情,就隻需要全力進攻,爭取擊潰這支魏軍就可以了。
但張溪總覺得不安心。
一方麵,張合的後軍,在那個叫王昶的將領指揮下,擺出了圓陣防禦,士卒的組織度和戰力都不弱,一時間還真的無法突破此人組織的防線。
另一方麵張溪總覺得,自己似乎是做錯了決策。
仔細想想,如今張合已經占據了武功縣,那麼張溪搶占武功縣,擇機出兵偷襲長安的任務,從一開始就已經失敗了。
接下來張溪要做的,其實就是攔住張合的軍隊,不讓魏軍威脅到五丈原側翼,給郭淮軍團解圍就可以了。
所以,對張溪來說,其實他根本沒有必要來攔截張合的後軍,就是放任張合的後軍進駐武功縣,其實也不是不可以。
即使張合有了這支援軍,他想要去進攻五丈原,也必須先擊破自己帶來的兩萬大軍,如果做不到的話,張合即使去了五丈原,也不過是顧頭不顧腚,後路和糧草隨時會被斷,純純的是去找死而已。
這樣的話,張溪其實根本不需要主動出擊,隻要在武功縣城下,跟張合進行一場硬碰硬的戰鬥就可以了甚至張溪如果不要臉一點,學學某個姓司馬的,據守不出,張合一點辦法都沒有。
反正以張合的性格和年紀,大概率是做不出給人送女裝的事兒來就是真送了,張溪也不是沒有應對策略,繼續學學那個姓司馬的就可以了。
主動權完全在張溪手裡啊。
可如今,張溪卻做出了領兵來阻截張合後軍的決策。
確實,這個決策一旦完成的話,不僅可以斷絕五丈原的威脅,甚至可以把張合重新逼回右扶風,如果還有餘力的話,張溪依然還可以去偷襲長安。
但一旦不成功的話,五丈原也是會遇到危險的。
自己怎麼就做出了這麼不謹慎的決策出來了呢這不符合自己的一貫性格啊?!
如今的戰局發展,就非常明確的驗證了這一點。
是,王昶帶領的後軍,已經被張溪領軍一萬,堵在了武功縣東二十裡的地方,他的側翼也有柳隱的三千士卒時刻在威脅著,從常規的角度來看,隻要馮習能拖住張合的接應部隊,張溪這邊努力進攻,那麼王昶帶領的這些後軍,就算不全軍覆沒,也會死傷慘重。
但實際上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
站在張溪的角度,是他和柳隱一起包圍了王昶率領的七千魏軍,但站在王昶的角度,其實也可以看做是王昶率領七千士卒拖住了張溪和柳隱的一萬三千人,就等著張合從武功縣出來,前後夾擊,一舉破敵了。
一旦張溪不能擋住張合和王昶的前後夾擊,導致自己的部隊潰敗的話,那接下來是不是還能攔住張合突襲五丈原,就真的是一個未知數了。
也就是說,張溪明明有一個可以安穩拖住張合的機會,如今卻選擇了一個收效大,風險也不小的作戰計劃。
兩支部隊,處在互相夾擊的套娃狀態,一個應對不好,後果可是非常嚴重的。
不大勝,則大敗,基本不存在什麼中間狀態。
這要是魏延那個老匹夫做出這樣的決策,倒也情有可原,他的作戰風格本來如此。
但張溪張溪自己也奇怪,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策出來。
張溪總感覺,自己好像也受到了某種影響,也許是來自劉備的,也許是來自龐統的,又也許是來自諸葛亮的?!
這次的北伐,本來就是一場準備的比較倉促的北伐,軍中糧草儲備都隻準備了半年,如今在漢中坐鎮的法正和劉巴,現在最頭疼的事情,就是要從各出調糧,以防備大軍征戰超過半年後,糧草供應不利的局麵。
但這次北伐,卻又進行的異常的順利,從九月中旬劉備出兵以來,到現在不過是兩個月,就已經包圍了渭水沿岸的魏軍主力,隻要再等上一段時間,等到魏軍主力糧儘崩潰,就可以驅兵直入關中,進攻長安了。
如此準備不足的戰役,卻取得了如此順利的進展不僅僅是劉備這個君主,連龐統,黃權,甚至諸葛亮等人,都有一種儘快鎖定勝局的迫切。
不然就諸葛亮的性格,能讚成龐統那個偷襲長安的計劃?!
大家的心態,都或多或少的變得有些急躁,而張溪也在不知不覺之間,受到了這些人的影響,做出了這樣的決策來。
但不管怎麼說吧,策略已經做出來了,而且也不是一個失敗的策略,雖然存在風險,但成功後的收益也同樣可期張溪不可能再在這個時候,突然的修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