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再見(2 / 2)

簡而言之,張遼拒絕了親衛的建議。

是,關羽坐著車架上陣,顯然是深受重傷,必然行動不便.可關羽終究是關羽,可不是那個無膽無謀的江東小兒,要突他的陣,那跟送死也沒啥區彆了。

故此,張遼主動拒絕了親衛的建議,隻讓士卒們謹守城池,能拖一天是一天。

而此時,城下的關羽,遠遠望著城樓上的張遼,也是感慨萬千。

昔日好友,沒想到卻在這裡,以這樣的方式,再次見麵。

拜張遼所賜,自己不得不坐著車架上陣,而張遼.此時竟然連站立於城樓之上的力氣也沒有,卻也是拜自己所賜啊。

感慨完這些,關羽卻讓關銀屏去把關平找來。

“平兒,汝速速領軍攻城,遲之,魏賊恐撤回宛城矣!”

關羽這句話,直接把關平給說楞了,趕緊問道,“父親何以知之?!”

關羽倒也不惱,就當是給自己的兒子上課了,說道,“為帥者,知己知彼,方為上策。文遠用兵,素擅突陣,今我親臨陣前,彼卻按兵不動,何也?!”

關平也是一愣.自家父親威名在外,向來隻有自家父親突陣彆人的的份,哪有自己父親被人突陣的時候?!

但要是這麼說的話,關平也知道,自己少不得被關羽罵一頓。

好歹也是從軍十幾年的人了,跟在關羽身邊也學了十幾年,不可能不知道關羽問這個話的用意。

因此,關平略微思考了一下,才說道,“張叔父縱擅突陣,但我等並非不知,布陣之時早有防備.想來叔父亦看的出來,故而不在此刻衝陣。”

關羽笑了一下,點點頭,對關平的回答還算滿意。

但緊接著,關羽還是說道,“伱隻知其一,卻未知其二。今我大軍齊聚,而魏賊兵敗式微,困守城池,不過是坐而求死罷了。文遠膽略過人,必不輕棄,今我傷重,不得不坐車架臨陣,行動必然不便,如此良機,文遠卻始終不動,非其不願,而是不能也。”

關平順著關羽這話,稍微琢磨了一下,猶豫著,說道,“父親是說.魏賊兵力不足?!”

關羽這才稍微欣慰的點點頭,說道,“汝隨我這些年,倒也不是毫無長進。昔年在合肥,文遠手中隻有七千餘人,麵對十倍之敵,仍敢率八百士卒衝陣。若文遠當真有兩萬人在手,他又有何不敢衝擊我軍?!”

關平點點頭,但又跟著搖搖頭,說道,“可張叔父不也身受重傷了麼?!若無其親領士卒衝陣,也未必有奇效。”

確實,這種衝陣,主將才是關鍵,是全軍膽氣所在.張遼不能親自領兵的話,衝陣的效果會大打折扣的。

可關羽卻是歎口氣,看看自己的長子,無奈的說道,“平兒以為,今日敵我之勢,文遠所為者,退敵乎,據敵乎?!”

關平又是一懵,仔細思考了很久,這才恍然大悟。

確實,如果是當初三萬魏軍對五萬漢軍,張遼還有三道防線在手的時候,張遼的目的肯定是在消耗掉一部分漢軍士卒戰力後,選擇合適的時機擊破荊州軍團,解了樊城之圍。

但如今,雙方軍力對比變成了八萬對兩萬,而眼看著張遼手裡連鄧縣都守不住,隻剩下宛城最後一道防線了他能守住防線,不讓漢軍進駐宛城,打開進入中原的通道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這個時候的張遼,肯定是以據敵為先,而要據敵,張遼就需要在保證有生力量的同時,也給宛城防禦爭取足夠的時間。

因此,雖然張遼無法親領士卒突陣,但讓士卒突擊同樣傷重的大漢大將軍關羽所在車架,免不了要引起漢軍的一陣混亂,這樣必然會打亂漢軍今天的進攻節奏和進攻部署。

隻是要拖延時間,又不是要真的跟突陣斬殺敵將,逼迫漢軍撤退是不是由張遼親自領兵衝陣,其實並不重要。

這麼一想的話,張遼但凡手頭有個一萬士卒,他都不應該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畢竟關羽可是好幾天都沒露麵了,今天才是難得出現一次,要等下次出現,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去。

可張遼卻輕易的放過了這個機會。

有此可見,張遼手裡,可能真的是兵力不足了,也就是說,鄧縣魏軍,真的有可能全部撤回宛城防守。

但.還有一個問題。

“張叔父總是大將,豈有大將斷後,士卒卻撤回宛城之理?!”關平疑惑的問道。

而關羽對此,卻隻是深深的歎了一口氣,並沒有回答。

英雄遲暮這種事,關羽可以直麵,但他真的不想說出口。

不僅是張遼英雄遲暮,包括他自己,也一樣,已經是遲暮之人了。

這個天下,終歸是要交到年輕人的手裡,讓他們,去為複興大漢而戰的。

“莫要多言,速去攻城便是。”

這是關羽今天下達的,最後一個軍令。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