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大事,爾等就這麼輕鬆的答應了?!”
這是法正,在聽諸葛亮說完今日私宴之事後,做出的反應。
相當的焦急,也相當的無奈。
焦急的地方在於,一旦這五個人答應下來,那麼劉備就有足夠的理由和權利,強行去推動複設丞相一事。
無奈的地方在於.
“主公以私宴相邀,以身後事相托.孝直若是在場,可會拒絕?!”諸葛亮無奈的反問道。
是的,這就是法正無奈的地方。
設身處地的去想想,如果自己在場,恐怕也不會拒絕劉備所托。
其實吧,法正,龐統和黃權三人,心裡也都明白,身處那樣的環境下,除了答應下來以外,是沒有第二個反應可以做的。
但這三人還是心裡不是滋味特麼為啥不請我?!
好吧,為啥不請這三個人,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因為這三個人,背後都有各自的利益集團,而諸葛亮等人,則是妥妥的鐵杆皇權派。
托付後事,不找心腹之人,找他們這些跟利益集團有瓜葛的人.劉備又沒有老糊塗呢。
可知道歸知道,心裡不好受也是實情。
尤其是龐統,他心裡最不舒服了。
法正和黃權還說得過去,這倆都是入川的時候才投靠的天子,可他龐統不就比諸葛亮晚了一年多的時間嘛。
是,他龐統是襄陽龐氏出身,身後也站著荊州世家們.可諸葛亮在荊州的人際關係也是錯綜複雜的啊。
憑啥他可以被邀請,我就不行?!
嘛,心裡不爽歸心裡不爽,但龐統終究不是小心眼的人,也沒想著要在這方麵跟諸葛亮彆苗頭。
但複設丞相一事,終究還是影響太大了。
“孔明你來當這個丞相,我倒是沒啥意見,但荊州如何?!”
龐統率先發難。
反正事情基本已經確定了,劉備有了諸葛亮等五人的支持,這個複設丞相一事,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現在反對根本無濟於事。
倒不如借著這個機會,逼諸葛亮表態,為荊州集團爭取利益。
嗯.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備不找龐統參加私宴,還真的是正確的。
哪怕龐統自認自己也可以全心為劉備著想,但.事實上,龐統在思考問題的時候,免不了會代入到荊州世家的立場上,真做不到像諸葛亮那樣徹底跳出來。
這是一個思維方式和自帶立場的問題,跟是不是忠心無關。
可龐統這麼一說,諸葛亮還沒啥反應呢,法正和黃權直接翻了一個白眼。
這個龐士元.差不多得了。
這種時候還不忘著給荊州派撈好處?!
你也不想想,整個大漢內部,就你們荊州派多吃多占了。
再一個,諸葛亮當了大漢丞相的話,以他的出身,以他在荊州派中複雜的人際關係,他還能虧待了你們荊州派?!
臥龍鳳雛,誰不知道你倆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了?!
因此,龐統一問這個問題,法正直接咳嗽了一聲,看向諸葛亮。
法正倒是沒說話,畢竟法正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跟諸葛亮有些相似,他確實是更加偏向於劉備一方的。
隻不過他做不到跟諸葛亮那樣完全跳出來,上次李嚴的那封信,法正雖然交給了劉備,但多少還是幫李嚴說了點話,也夾在了一些幫東州派開脫的私心。
但是吧,這聲咳嗽的本意,諸葛亮還是能理解的。
至於黃權論地位,他算是在場眾人中地位最低的,論關係,他跟在場的這些人,也不過是泛泛之交。
如果不是黃權代表的是蜀中世家,他真沒有資格來參加這樣的聚會。
黃權也知道自己的處境,所以他也沒有以個人的身份發言,而是非常直接的對著眾人說道,“大漢新立,根基終究在蜀中,若孔明先生為相,蜀中各家自無異議,隻是,蜀中各地承載大漢複興之基,還望孔明先生亦蜀中百姓為念,多行善政。”
那意思吧,彆看你季漢如今已經拿下了關中,但未來十年內,季漢的根基依然還是蜀中.蜀中這幫世家們要是不支持的話,你諸葛亮也彆想坐穩這個丞相之位。
私下議事,大家說話就沒有那麼多的顧忌了,如今三方代表,已經把自己的需求擺到了台麵上了,全看諸葛亮怎麼回應了。
沒辦法,窗戶紙戳破了,劉備就是要讓諸葛亮當丞相的,現在不抓住機會要到未來丞相的承諾,還等到什麼時候。
而這,也是諸葛亮請來三個人的原因。
必須要說服這三個人身後的利益集團,否則的話,很多事情他也沒有辦法去具體實施和展開。
因此,諸葛亮微微一笑,先走到龐統麵前,說道,“亮曾於《隆中對》中言明,大漢複興,一在荊襄,二在巴蜀。荊襄之地,大將軍鎮守十餘年,諸君用命而政通人和,士元又何必多問?!”
那意思,荊州那地方,是關羽鎮守的地方,而以荊州和益州之間那個複雜的山道和水路,朝廷就算想直接管轄,交通也不是那麼方便,政令來回傳達都需要好幾個月.如今的局勢下,除了派出朝廷大將總督地方外,根本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去治理。
大漢都城如今在成都,而不在洛陽,地理位置確實不占便宜,對地方的掌控力度也確實比較弱,不管是不是設立丞相一職,對荊州的治理方式,還是會沿用現在的方式的。
也就是說,諸葛亮沒打算在自己繼任丞相後,就對荊州進行大規模的人員變動,統治方式也是跟以前一樣,采用委任統治的方式。
雖然這種方式,不是荊州世家們最能接受的統治方式,但確實也是目前荊州世家已經習慣的統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