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疲蜀之計(2 / 2)

曹真聞言微微一頓,然後才說道,“軍陣之事,豈有事前皆知之理唯有將士用命,三軍並力而已。”

這話說得的吧,曹真自己聽著都沒啥底氣。

真要是這麼簡單就能奪回雍州的話,那曹魏早就動手了,何至於讓人趕出關中來?!

軍卒,糧草這些事兒,都好說,拚命擠一擠總還是有的,可領軍將領,這兩年大魏確實青黃不接。

去年冬天更是噩耗連連,先是張遼戰死宛城,接著是接回洛陽休養的張合因為膝蓋傷勢過重,最終沒能搶救回來,於年前病故,而今年春二月,駐守彭城的徐晃也因為感染了春寒病重,病情惡化的很快,四月初不幸去世曹魏老一輩的名將們,真的是凋零的很嚴重。

而中生代方麵,曹休自上次進攻壽春不利回來後,就一直在鬨脾氣,托辭休養,郭淮和曹真連遭敗仗,被人從關中趕入關內,夏侯尚一直以來宿衛中軍,沒有外出領兵經驗也就是司馬懿在宛城擋住了蜀賊荊州軍團的進攻,小小的露了一把臉,可他要鎮守宛城,也根本不可能領軍反攻關中。

如今的曹魏,確實沒有人能夠有足夠的把握擊敗蜀賊名將張溪,重新占據關中曹真雖然站出來請戰,但心裡的底氣有多少,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彆說蔣濟了,就是曹丕都能聽的出來,曹真這話裡的底氣,嚴重不足。

丫人蔣濟說的是速勝,你說什麼“將士用命”.到最後,不還是得拖入到持久戰裡麵麼。

如今的國家財政狀況,倒不是不足以發動一場戰役,但問題是,發動完了這場戰役後,即使拿下了關中,也有些得不償失。

連年戰亂的關中,短期內,可是無法給大魏立刻提供足夠的賦稅錢糧的,反而還要花錢糧去治理地方。

投入產出不成正比,回頭萬一再失利了曹丕可不想再經曆一場失敗了。

自從曹丕繼位以來,一直都是在輸,這要是再這麼輸下去,還談什麼“順天應人,禪讓代漢”,皇帝位置就該坐不穩了。

就曹真說話的那個底氣,曹丕都不敢拜曹真為將.既然不能速戰速決,倒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打這場仗。

這個時候,曹丕多少是有些退縮了,放棄了西征關中的打算.可五天後,一封來自宛城的疏奏,又改變了曹丕的主意。

疏奏是司馬懿送來的,裡麵詳細闡述了司馬懿對劉備病故後出現的局勢的看法。

司馬懿主張,是要借此機會,謀取奪回關中的。

但不是就那麼直接的出兵硬奪,而是要講究時機和謀略的。

在疏奏內,司馬懿向曹丕獻了三計。

第一計,可以派人繞道並州,去聯絡涼州西北的那些羌人,氐人,鮮卑人,匈奴人,讓他們趁著劉備去世,蜀賊全力整頓內政的功夫,發動叛亂,進攻涼州邊境,吸引蜀軍注意力。

第二計,派使者前往東吳,許以青徐之地,引誘東吳出兵進攻荊州,分裂吳蜀聯盟的同時,分擔荊州方麵的軍事壓力。

第三計,在上述兩路兵馬行動後,趁著蜀軍疲於應付之機,由郭淮領軍出武關,洛陽選擇一員上將出潼關,兩路夾擊關中三輔地區,不求全勝,隻要能奪下一塊地方,占據西進跳板就可以見好就收。

之後的戰略,司馬懿的意見,就是把戰火燒到關中以內,占據了西進跳板後不停的派兵騷擾關中地區,不給關中休養生息的時間。

這樣,等到大魏休養生息數年之後,再揮軍西進,以有備戰無備,必可重奪雍涼二州,把蜀賊重新趕回蜀地去。

曹丕越看,越覺得司馬懿這個計策是真的好,越想,越覺得這個策略有可行性。

因此,曹丕再次召集了鐘繇,蔣濟,劉曄,滿寵,曹真,夏侯尚等人,商議司馬懿的戰略計劃。

而這次,不管是鐘繇,還是蔣濟,都對司馬懿的這個策略,沒有任何意見。

這個策略,從開始計劃到實際實施,起碼要有半年左右的時間,這段時間過後,基本就是今年秋收以後了。

有了今年的秋糧作為囤積,大魏要北進關中,打一場耗時半年的仗,問題還是不大的。

再一個,這個策略,也不是要求大魏立刻動手,而是要等羌胡兵和江東動手後,大魏才出兵,同時又分散了蜀賊的兵力布置,關中的防禦,勢必會受到影響的,這會讓大魏進攻關中,變得更加容易。

最後,司馬懿的眼光很精準,他製定的戰略胃口也不大,也不是一個隻看眼前的戰略隻要求占據一個跳板的話,以大魏軍團的戰力,倒也不是沒有速戰速決的可能。

而最讓朝中文武們欣賞的,也是司馬懿戰略布局中真正的殺招,是司馬懿提出的“疲蜀之計”——不給關中休養生息的機會,用騷擾破壞的方式來讓蜀賊無法發展關中。

這點,對大魏是有利的。

畢竟大魏手裡有武關和潼關兩道關隘在,可以說是進退自如實在打不過了,咱往關上一躲,你張溪要是有本事的話,那你丫就來進攻關隘啊?!

以大魏的體量,負擔小股部隊對關中進行襲擾戰,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但你蜀賊要想攻克武關,潼關這樣的關隘,不出大兵團,不打持久戰,是根本做不到的。

這種疲蜀之策,才是真正對大魏有利的作戰方式。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