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退守三江口,西陵之圍就算是解除了,文聘彙合了親自領兵過來的關羽後,也沒有客氣,直接率軍進駐邾縣,建立水寨,跟東吳水軍隔江對峙。
這一對峙,就是兩個月的時間。
不是關羽突然脾氣好了,而是江東水軍的名聲,真不是吹牛吹出來的,孫權雖然陸戰拉胯,但水戰的本領還有一些,雙方小範圍接戰過幾十次,雙方都沒有占到便宜,更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擊潰對方,這種情況下,對峙待變,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本來呢,到此為止,孫權雖然說進兵不利吧,但還是完成了既定的戰略目標,把一部分荊州軍團主力吸引到了江夏,剩下的荊州軍團主力還在襄陽,正好給孫盛領兵進攻武陵郡和零陵郡打下基礎。
但.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孫盛,全琮的長沙軍團一開始進攻還算順利,但隨即就被蜀漢的李球引兵擋在了武陵郡治漢壽縣外。
本來吧,就李球手裡的三千郡兵,肯定是擋不住孫盛和全琮的一萬五千東吳軍的進攻的,能撐個十天都算是李球指揮有方了,兩個月是想都彆想。
但問題是,李球在漢壽縣堅守都不到五天,蜀漢的永安督陳到,就已經領一萬北軍順長江而下,直接在公安登陸,然後在三天內奔襲了一百八十裡路,快速救援了漢壽縣。
而更要命的是,原本在呂岱的勸說下,已經有些動搖的零陵郡太守潘濬,一聽說陳到的援兵已經到了漢壽,立刻拒絕了呂岱的勸降,死守零陵郡。
畢竟,潘濬的能力是有的,如果不是私心重了點,呂岱還真的拿潘濬沒有辦法。
荊南的戰局,一時間還就這麼僵持住了,消息傳到三江口的孫權水寨,孫權也麻爪了。
現在的情況,讓孫權非常猶豫。
不是沒有獲勝的希望,但代價,實在有些大。
如今江夏的軍力對比,是東吳的五萬水軍對荊州的三萬水軍,一萬陸軍.一萬陸軍可以忽略,江上作戰,隻要能擊破荊州的水軍,那麼這些陸軍也不足為慮。
可問題是要打敗關羽率領的三萬水軍,雖然不是不可能,可自家水軍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再一個,就算自己在江夏這邊贏了,萬一長沙那邊失利了,讓人反攻進入長沙以一個長沙郡換取一個江夏郡,感覺還是虧的啊。
長沙如今已經開發了十幾年了,洞庭湖平原的產糧基地已經頗有些規模了.江夏這邊雖然地理位置對江東很重要,但江夏七成都是山地,怎麼跟長沙這樣的產糧基地去比?!
孫權一直有些猶豫不決,一直在三江口繼續僵持,僵持到九月份,孫權一連接到了兩個壞消息。
一個,是曹魏方麵雖然說要進攻荊北,但一直到現在,始終是在宛城和許昌按兵不動,而原本說好了的反攻關中,目前看來,也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已。
曹魏小人,果然不可信。
另一個,則是讓孫權顏色大變的壞消息。
在這次江夏作戰中,一直在江陵按兵不動的石苞,在這種關鍵的對峙時刻,突然出兵了。
石苞出兵的事情,倒也不是什麼大事兒,孫權在發動背刺前,不可能沒有考慮江陵方麵的兵力調動。
但問題是,石苞既沒有選擇率領江陵士卒前來支援江夏,也沒有想著過江支援武陵這個好色之徒居然選擇了在這個僵持的關鍵時刻,彙合公安守將張任一起,兩方湊了一萬餘士卒,偷偷渡過長江,直撲長沙,意圖切斷孫盛,全琮的糧草補給線,甚至攻取長沙。
這個消息一傳到三江口,孫權頓時臉色大變。
江陵不是沒有水軍,但因為有了江夏作為屏障,江陵水軍基本沒多少人,而且都是屯駐在公安以防萬一而已。
船不過百艘,水軍不到五千人.孫權怎麼也想不到,江陵靠著這點水軍就敢往長沙進攻。
可誰知道,石苞他就真的敢冒著後勤缺失的風險,把水軍船隻當成渡船過江,直插長沙郡境內,采取以戰養戰的方式,切斷孫盛,全琮的後方。
如果石苞真的能切斷孫盛等人的後勤線十天時間,那麼在前線的東吳軍卒必然陷入缺糧的風險,到那個時候,武陵郡的李球,陳到必然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進攻長沙的孫盛等人,難免遭遇一場大敗。
一想到這裡,孫權趕緊派人去給孫盛和全琮傳信,讓他們收縮防守,保證後路安全,千萬不能讓石苞切斷後路,進而導致長沙失陷。
同時,孫權又讓留守柴桑的賀齊急速組織援軍,從陸路急速增援長沙,爭取圍剿掉過江的石苞軍團。
寧可不奪江夏,也不能丟失長沙。
最後,孫權開始考慮,是不是應該要退兵了。
畢竟,仗打到這個份上了,好像繼續僵持下去,對自己也沒啥好處。
至於北麵曹魏這幫混蛋說好了出兵荊北幫自己減輕壓力的,結果說話不算話,還指望自己繼續履行盟約不成?!
都是千年狐狸,誰也彆說誰是不遵守約定。
撤軍,回柴桑。
就這樣,建興二年,魏吳三路進兵,就在這樣近乎兒戲的情況,結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