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爭(二)(1 / 2)

事關雍州發展,也事關地方財政貢獻的比例,張溪就算再頭暈眼花,該做的事情還是得做。

得哭窮啊,不然就雍州那點丁口數量,如今的屯田規模,要是朝廷再不給足夠的支持和補助,什麼時候才能真正的恢複民生啊。

而且咱雍州還是前線,是邊境州,時刻要防備來自曹魏的威脅.多要點錢糧補貼,不過分吧?!

彆的不說,關於那些走私的糧食分配,我雍州總該拿大頭吧?!

然後諸葛亮和其他地方刺史表示——想美事兒呢你!!!

這裡麵,就屬衛將軍趙雲的反對意見最大。

這次回成都議事,正兒八經的涼州刺史徐邈並沒有回成都,留在涼州處理涼州胡王治元多退兵後的爛攤子涼州那地方本來就窮,又接連遭遇了雪災和兵災,不好好的安撫地方的話,說不定現在涼州就該叛軍四起了。

因此,龐德留下鎮之以武,徐邈留下撫之以仁趙雲留不留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再一個,涼州三巨頭也湊在一起商量過,這次去成都,肯定是要錢要糧的,否則就靠涼州苦寒之地,天知道什麼時候能恢複過來。

而趙雲,身為衛將軍,大漢實權將軍,同時在朝廷內部的地位又高,關係網也更大一些,讓他去跟諸葛亮要錢糧,顯然比徐邈去更合適。

唯一擔心的就是趙雲性情平和,過於好說話,被其他州的刺史們給糊弄了,因此徐邈還專門教了趙雲一些話術,用來專門闡述涼州的辛苦,以及怎麼堵住其他州府刺史的嘴。

趙雲也不是笨人,涼州的情況,他久鎮涼州,自然也清楚,以趙雲的脾氣,自然看不得涼州百姓受苦雖然按照徐邈所教的辦法有些不厚道,但為了百姓,趙雲決定還是豁出去自己的臉皮去。

一個年逾六十的老將,當著各地刺史的麵,老淚縱橫的哭訴著涼州百姓窮苦,哭訴著在涼州又要安撫百姓,又要整軍訓練騎兵是多麼的不容易,百姓負擔多麼的大你們這些坐享荊州,雍州等精華區域的地方刺史,好意思跟一個快六十歲的老將軍爭這個錢麼?!

張溪,王基,薑敘三人都傻了.沒想到趙雲這麼豁得出去,居然會乾出這種當場哭訴的事兒來。

但凡要點臉,這三人都不該跟趙雲相爭.不說趙雲的地位,就說趙雲的年紀,你跟他爭,落一個欺負老人的名聲,多不值得啊。

可問題是你不爭,人趙雲可不會客氣啊。

趙雲希望諸葛亮能給涼州提供更多的糧草劃撥,同時降低涼州的賦稅上繳比例,最後,趙雲居然還要求雍州方麵出讓一部分糧食走私的份額給涼州,用來貼補涼州的軍糧消耗。

張溪這要是不站出來反對,他回去後估計會被蔣琬,陳祗,黃權,魏延.乃至整個關中世家們埋怨的。

因此吧,張溪不得不硬著頭皮站出來,反對趙雲的說辭。

你涼州辛苦,我雍州日子也不好過啊。

雍州一共四個郡,北地郡和安定郡地處西北,跟你那涼州其實也沒啥區彆,能做到自給自足就不錯了,彆指望有啥收成。

雍州如今丁口減半,連最基本的發展農業的基礎都沒有了,隻能把人都集中到右扶風郡去,保住右扶風郡的農業產出,而左馮翊呢,雖然在弄屯田,但這兩年遷徙到左馮翊的屯田民,加起來都不到十萬,軍卒又要忙著跟襲擾雍州的曹魏軍隊打遊擊,根本沒時間搞軍屯,如今的左馮翊屯田,隻能說剛開頭,連自給自足都做不到。

唯一的好處就是仗著地利優勢搞一點糧食走私,這事兒才開展了不到一年,你涼州就惦記著瓜分這些糧食,是不是有點太不仗義了?!

再說了,你們涼州雖然說土地貧瘠,但人口也不多啊,地裡的那點產出雖然不多,但養活涼州百姓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何必非要到雍州百姓嘴裡來爭食呢。

這話說得的吧,彆說趙雲了,連薑敘都聽不下去了,加入了這場亂戰。

秦州的情況,其實跟涼州沒啥大區彆,都是地廣人稀,土地貧瘠,雖然能種地,但也隻能是勉強糊口。

即使在和平年代,這兩州一年的收成也不過是隻能保證百姓不餓死而已,更彆說現在天下大亂,周邊異族蠢蠢欲動,如果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撐,怎麼來保證兩州的防務?!

羌胡異族可不會因為你窮他們就不搶你.他們可比你更窮。

因此,涼州和秦州需要的錢糧,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征召郡兵,儲備軍糧,隨時應對周邊胡人的入侵的。

這是絕對不能省的。

你雍州是邊境州,涼州和秦州難道就不是邊境州了麼?!

你不能因為這個時候羌人和胡人的戰力弱,就覺得他們不算威脅吧.去年涼州胡王入侵涼州,那也是一下子聚集了二十萬人的,這種規模的叛亂,沒有足夠的錢糧,能壓下去麼?!

更彆說秦州涼州還要承擔朝廷養馬的責任,戰馬這東西,可不是隨便拉一批馬就能養成的,需要經過仔細篩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