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二章 東吳的想法(1 / 2)

江東建業,東吳大帝召集朝中重臣,商議國事。

就在十天前,季漢使者鄧芝再次造訪了建業,但跟以往的禮節性外交拜訪不同,這次鄧芝來到建業,正式向孫權提出了重訂盟約的意向。

當然,這個時候重訂盟約,對漢吳都有一些好處,但這個盟約的約束性如何,其實雙方心裡也有數。

不過是一個拖延雙方直接交惡開戰,讓曹魏坐享漁利的手段而已。

但問題是,這個盟約,蜀漢可以提,孫權卻不能輕易接.孫權多少還要點臉的,已經連著兩次背盟了,再來個第三次,他孫權的名聲就該跟呂布差不多了。

所以,鄧芝提出結盟,孫權打哈哈給糊弄了過去。

但,鄧芝在這次朝議結束後,利用單獨覲見孫權敘禮的機會,提出了一個讓孫權非常心動的條件。

結盟什麼的,不過是一個幌子而已,鄧芝這次出使的真正目的,並不是這個。

真正的目的,是以江夏郡的歸屬為條件,換取孫權出兵青徐,進攻彭城或者汝南。

這個條件一出,孫權立刻明白,蜀漢這是又要發動對曹魏的北伐了。

請求孫權出兵,不過是希望能在東線分攤魏軍的壓力,造成上次蜀漢進攻關中時那樣的兩麵圍攻曹魏之勢。

同時,也可以借機減輕荊州在東南地區的布防,抽調兵力,北上進攻宛城,策應關中的蜀漢兵馬進攻中原。

以如今的天下局勢來說,如果重複上次劉備取關中的戰役,孫劉繼續聯合進攻曹魏的話,那曹魏勢必會擋不住兩家的聯手進攻,能否保住中原,就需要打一個問號了。

雖然說,削弱曹魏對東吳來說也有利,但問題是,三年來,孫權收攏兵權和改革世兵製的效果並不明顯,對北地作戰的適應程度進展也很慢.最重要的是,孫權終究是沒有搞到足夠的馬匹,來組建騎兵部隊。

這種情況下,幫助蜀漢進攻曹魏,東吳並不能在中原占據多少優勢,最後的成果,很有可能會被蜀漢一家獨吞。

實話實說,即使以孫權的戰略眼光來看,這也不是一樁好買賣。

但是!

最重要的但是來了。

蜀漢拿出來換取孫權出兵的地方,是江夏郡。

江夏郡對於江東的重要性,孫權再清楚不過了。

經曆過上次背盟失敗的教訓後,孫權再次意識到,如果沒有江夏郡作為江東屏障,柴桑這等要地,隨時會麵臨敵人的進攻,同時長沙,桂陽等地的陸路通道,也沒有側翼掩護,隨時可能被蜀漢偷襲。

想想吧,當年江夏郡在手的時候,呂蒙一招白衣渡江,雖然最後功虧一簣,但終究是打到了江陵城下.如果不是關羽已經占據了襄樊,又有王基仗著江陵堅固的城防死守,結果到底如何,亦未可知。

可上次背盟,江夏郡在文聘的控製之下,自己親自領軍征伐,卻依然被擋在了三江口,最後偷襲荊南兩郡的計劃也失敗了。

是的,在孫十萬的心裡,他不會認為是自己的指揮能力一塌糊塗,他隻會認為,是因為他沒有提前控製住江夏的關係。

再這麼回頭想起來,當年江夏在黃祖手裡的時候,東吳的西進計劃也一直受到阻礙,孫策,孫權兩代人頻繁進攻江夏,一直沒有太好的成果。

這麼來回一盤算的話,孫權再次堅信了自己的判斷——要想全據長江防線,第一步,必須先取得江夏。

隻有江夏在手,孫權在建業,才能睡得安穩,否則,江東之地,隨時可能遭遇蜀漢的威脅。

現在,蜀漢願意主動用江夏交換,換取東吳出兵北上,策應蜀漢的北伐孫權覺得,也不是不可以商量一下。

出兵這種事兒,出一個兵也是出,出十萬兵也是出,你蜀漢再強勢,也不能在這方麵對東吳提出具體要求吧?!

好吧,就算孫權要臉,乾不出派一個人去進攻彭城或者汝南的事兒來.渾水摸魚的假打一下,這很難的麼?!

到時候呢,我出兵也出了,雖然因為“戰力不足”沒能幫上太大的忙,但我終歸是儘力了到時候如果蜀漢不給江夏郡,那無理的一方,就是蜀漢了。

用最小的代價,白混一個戰略要地,這買賣,孫權怎麼想都覺得劃算。

說真的,孫權差點就當場答應了鄧芝的要求,但好在,孫權今年才四十多,還沒到老糊塗的地步。

上次自己一拍腦袋,搞什麼遠交近攻,差點被張昭加周瑜聯合起來噴死今天這事兒,還是跟臣下們好好商量之後,再做決定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