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是什麼,司馬懿還是看的清楚的不是蜀賊多麼的大度,也不是蜀賊高層多麼的白癡,純粹是蜀賊如今的實力,還不足以支撐他們跟魏吳同時反目。
再加上之前一段時間,吳蜀兩國雖然一直沒有正式就背盟的事情和解,但雙方之間的使節來往很頻繁,吳主孫權表現出來的態度,也是更傾向於和蜀賊合作,而不是跟大魏聯合。
這種情況下,吳國突然主動發動進攻,並且在短時間內攻克了江夏郡於理不合。
再一個,上次吳國趁勢發動偷襲,孫權率領優勢兵力,兵分兩路,聲東擊西的進攻荊州,卻依然被擋在了江夏郡南部,荊南之戰也沒有討到什麼好處,甚至差點被人反攻進長沙郡怎麼這次進攻江夏郡,這麼容易就得手了?!
就算領兵的人是周瑜也不至於差出這麼多去吧?!
文聘在上次東吳背刺偷襲中,還能用劣勢兵力拖住孫權,這次在近乎同等的兵力條件下,卻讓周瑜打的一路敗逃,毫無還手之力?!
而且最可疑的是,如此一場擊潰戰,傳到北地之後的戰報上,對戰損的報告卻非常的模糊和矛盾。
安排在荊州和東吳的細作,傳回來的情報之差,可以說是天差地彆。
東吳方麵的細作傳來情報,說是這次擊潰了江夏水軍兩萬餘人,焚毀荊州戰船三百餘艘,可荊州的細作卻表示,文聘雖然敗了,但卻帶著三萬江夏兵,並蒙衝,走軻兩百餘艘退往襄陽,兵力和戰船的損失都不大。
因此,司馬懿建議,在沒有弄清楚這些情報的真假前,最好不要對吳蜀兩國交兵有太大的反應。
如果是假的,按兵不動,以我為主,也不會讓大魏有什麼損失。
即使是真的,坐觀兩國死鬥,大魏再擇機做出反應,對大魏也是最有利的選擇。
曹叡覺得吧,司馬懿說的有道理此人雖然有私心,但戰略眼光確實出色,難怪先帝對他如此重用。
但是呢,曹真的疏奏,曹叡又不好直接回絕。
因此,曹叡專門寫了一封信給曹真,向曹真解釋了司馬懿的顧慮,並且希望曹真能稍微等等,見機行事。
曹真接到曹叡的私信,倒也沒覺得什麼,但等看完了這封信的內容後,曹真是真的生氣了。
又是這個該死的司馬懿!!!
當初廷議的時候,這個司馬懿就對自己的反攻關中計劃橫加阻擾,最後在看到大勢已成,這才就坡下驢,裝模做樣的同意了。
彆以為曹真不明白這個老小子到底是安了什麼心。
這老小子坐鎮南陽,統領荊,豫二州事,如今荊州起戰火,他自然願意坐山觀虎鬥,到了蜀吳兩家打的兩敗俱傷了,他再從宛城出兵弄好處。
不說收複整個荊州吧,打到襄陽城下,甚至直接收複襄陽,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到了那個時候,他司馬懿立下收複舊土的功勳不說,為了收複關中準備的糧草,可能也會被這個老小子趁機占用。
自己還靠什麼去收複關中?!
為此,曹真立刻寫信,上奏天子,揭露了司馬懿的整個陰謀,同時請天子認真考慮,到底是反攻荊州,還是反攻關中。
反攻關中的計劃可是已經開始準備了三個月了,各項措施都是圍繞著反攻關中在做準備的。
而反攻荊州,不過是臨時起意,他司馬懿再能,也不見的能突破襄樊防禦體係真要放棄一個已經執行到一半的戰略,轉而去賭這樣一個不成熟的戰略麼?!
曹真本以為,自己的書信送到洛陽後,曹叡會很輕易的做出選擇的。
但曹真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等了十天,一直沒有等到曹叡的回複。
這不科學,從函穀關到洛陽,一來一回也不過是七八天的時間,如果是快馬加急,六天一個來回都有可能軍情大事,曹叡十天沒給曹真回信,基本就意味著,不願意給曹真回信了。
這也就代表著,曹叡在曹真和司馬懿之間,做出了選擇。
但這是曹真不能接受的。
因此,曹真一咬牙,仗著自己姓曹,也仗著自己有持節總督雍涼的權利,下令給郭淮,王昶。
出兵,反攻關中!!!
。